保持口腔健康需从多方面入手,包括正确刷牙、使用牙线或间隙刷保持口腔清洁;通过均衡饮食、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调节饮食;适度运动、保证充足睡眠增强机体抵抗力;定期进行口腔检查;避免局部创伤,如不用智齿咀嚼过硬食物、纠正不良习惯等,以降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发生风险。
使用牙线或间隙刷:每天使用牙线清理牙齿邻面的食物残渣和菌斑,尤其是智齿周围的邻面。对于牙齿排列较紧密的人群,可使用间隙刷来清洁难以用牙刷清洁的部位。成年人如果牙齿邻接关系不好,容易嵌塞食物,更应定期使用牙线或间隙刷;儿童在牙齿替换期,家长要引导其学习使用牙线,保持牙齿邻面清洁。
注意饮食调节
均衡饮食:保证摄入富含维生素、矿物质和蛋白质的食物,如新鲜的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橙子等)、牛奶、鸡蛋、瘦肉等,以维持口腔组织的健康。对于儿童,要保证其营养均衡,避免偏食、挑食,因为营养不良可能导致口腔组织抵抗力下降,增加智齿冠周炎的发生风险。
减少刺激性食物摄入:尽量少吃辛辣、油腻、刺激性强的食物,如辣椒、油炸食品、咖啡等,这些食物可能会刺激口腔黏膜和牙龈,导致局部抵抗力下降,增加智齿冠周炎的发病几率。成年人应注意饮食的合理性,控制刺激性食物的摄入量;儿童的饮食也要避免过多食用这类刺激性强的食物,家长要引导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
增强机体抵抗力
适度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度的体育锻炼,如每天进行30分钟左右的快走、慢跑、游泳等有氧运动,有助于增强身体的免疫力。成年人可根据自己的身体状况选择适合的运动方式和运动量;儿童则应保证每天有足够的户外活动时间,如在公园玩耍、跑步等,促进身体的生长发育和免疫力的提高。
充足睡眠:保证每天有充足的睡眠时间,成年人一般需要7-8小时的睡眠,儿童睡眠时间相对更长,婴儿期可能需要12-16小时,幼儿期11-14小时,学龄前期10-13小时,学龄期9-11小时。充足的睡眠可以让身体各器官得到充分休息,有利于免疫系统的正常运作,降低智齿冠周炎等口腔疾病的发生风险。
定期口腔检查
成年人:每半年至一年进行一次口腔检查,通过口腔检查可以早期发现智齿的生长情况、是否存在牙龈炎症等问题。如果发现智齿位置不正、萌出受阻等情况,可在医生的评估下提前采取相应措施,如预防性拔除可能引起冠周炎的智齿等。
儿童:从牙齿开始萌出时就应定期进行口腔检查,一般儿童1岁左右可开始第一次口腔检查,之后每半年至一年检查一次。通过口腔检查可以及时发现儿童牙齿发育过程中是否存在异常,如智齿的早期发育情况等,以便早期干预和处理。
避免局部创伤
避免用智齿咀嚼过硬食物:尽量避免用长有智齿的一侧咀嚼过硬的食物,如坚果、硬骨头等,防止智齿周围的牙龈组织受到过度摩擦和创伤,引发炎症。成年人要注意合理使用牙齿咀嚼食物,根据牙齿的情况选择合适的食物;儿童在咀嚼食物时,家长要引导其注意使用两侧牙齿交替咀嚼,避免长期单侧咀嚼导致局部牙龈受力不均,同时也要避免儿童食用过硬的食物损伤牙龈。
纠正不良习惯:如不要用手指、牙签等尖锐物品随意刺激智齿周围的牙龈,避免造成牙龈损伤而引发感染。成年人要纠正不良的口腔习惯;儿童如果有咬手指等不良习惯,家长要及时纠正,防止对牙齿和牙龈造成损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