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性脑病患者饮食需依病情阶段调整,急性期严格限蛋白、保证碳水供热;缓解期逐步增植物蛋白、控脂肪盐分、保证维矿摄入;特殊人群中儿童饮食要精细兼顾生长,老年要综合基础病、少食多餐。总体目标是保证能量供应、减少氨产生吸收,兼顾不同人群特点调整饮食。
一、总原则
肝性脑病患者的饮食需要根据病情阶段进行调整,总体目标是保证能量供应,减少氨的产生和吸收,同时要考虑患者的年龄、基础健康状况等因素。
二、急性期饮食
1.严格限制蛋白质摄入
急性肝性脑病发作时,应严格禁止蛋白质摄入,给予无蛋白饮食,可通过静脉补充葡萄糖等以保证能量供应。因为此时肠道产氨增加,限制蛋白质摄入能减少氨的来源。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其生长发育对能量和营养物质需求特殊,更要严格遵循这一原则,避免蛋白质摄入导致氨生成过多加重脑病症状;对于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营养储备相对不足情况,但在急性期仍需优先保证无蛋白饮食以控制病情。
2.保证热量供给
以碳水化合物为主提供热量,可选择藕粉、米汤等。碳水化合物在体内代谢产生能量,且相对不易产氨。对于儿童,要选择适合儿童消化吸收的碳水化合物来源,如婴儿米粉冲调的米糊等;老年患者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质地,避免过于粗糙难以消化的情况,保证热量供给的同时易于消化。
三、缓解期饮食
1.逐步增加蛋白质摄入
缓解期可逐步增加植物蛋白摄入,植物蛋白含蛋氨酸、芳香族氨基酸较少,产氨也较少。开始时可每天给予20g左右植物蛋白,如豆腐、豆浆等。对于不同年龄人群,儿童可选择适量的豆类制作的软质食物,如嫩豆腐等;老年患者要注意植物蛋白的烹饪方式,使其更易消化,如将豆腐做成细腻的豆腐脑等。
2.控制脂肪和盐分摄入
脂肪摄入应适量,一般占总热量的20%30%,选择植物油,如橄榄油等。盐分摄入要控制,每天不超过35g,因为过多盐分可能导致水钠潴留,加重肝脏负担。儿童患者要注意脂肪和盐分的摄入需符合儿童营养需求的平衡,避免过量;老年患者本身可能存在心肾功能相关问题,过多盐分摄入可能影响心肾功能,所以要严格控制盐分。
3.保证维生素和矿物质摄入
多吃富含维生素和矿物质的食物,如新鲜蔬菜(菠菜、西兰花等)、水果(苹果、香蕉等)。维生素和矿物质对于维持身体正常代谢很重要,蔬菜和水果中的维生素C、钾等成分有助于肝脏功能的维护。儿童患者要保证蔬菜和水果的合理摄入,可制作成适合儿童食用的形状和质地;老年患者要根据自身牙齿等情况选择合适的蔬菜和水果,如将水果打成泥等方式保证摄入。
四、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儿童肝性脑病患者
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饮食调整需更加精细。在蛋白质摄入调整过程中,要密切关注儿童的生长指标,如身高、体重等,确保营养供给在满足病情控制的同时不影响正常生长。同时,要注意食物的卫生和安全性,避免儿童食用不洁食物导致肠道感染等加重肝性脑病的情况。
2.老年肝性脑病患者
老年患者常伴有其他基础疾病,如糖尿病、高血压等。在饮食调整时要综合考虑这些基础疾病。例如,若老年患者合并糖尿病,在选择碳水化合物时要选择升糖指数相对较低的食物;若合并高血压,要严格控制盐分摄入同时也要注意整体饮食的平衡。老年患者消化功能相对较弱,饮食要做到少食多餐,避免一次性进食过多加重胃肠道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