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性宫缩是妊娠中晚期偶发、无规律、不使宫颈口扩张的子宫收缩,感觉腹部发紧变硬、持续短、无规律,不影响宫颈;胎动是妊娠18-20周左右能感觉到的胎儿躯体活动,有节奏、个体差异,反映胎儿状况;高龄、多胎、有早产史孕妇情况各有不同,需关注相关变化。
一、定义与发生机制
假性宫缩:也称为迁延宫缩,是一种偶发的子宫收缩。其发生机制是子宫肌层敏感性增加,一般无规律性,也不会使宫颈口扩张。通常在妊娠中晚期出现,尤其是在孕28周后较为常见。
胎动:是指胎儿在子宫内的躯体活动,当胎儿的肢体或头部撞击到子宫壁时,就会产生胎动。这是胎儿生命体征的一种体现,由胎儿的神经肌肉活动引起,一般在妊娠18-20周左右孕妇开始能感觉到胎动,经产妇可能会更早感知到。
二、感觉特点
假性宫缩:孕妇感觉到的宫缩往往是腹部发紧、变硬,这种发紧和变硬的感觉通常是比较局限的,一般没有疼痛或者仅有轻微的不适,而且持续时间较短,通常在数秒到数十秒之间,间隔时间不规律,时快时慢。例如,可能间隔10多分钟出现一次,每次持续30秒左右。
胎动:胎动的感觉是胎儿在子宫内的活动引起的,孕妇能感觉到胎儿在肚子里踢动、翻滚等动作,这种感觉是比较有节奏的个体差异表现,比如有的胎儿可能在某个时间段比较活跃,胎动的强度和频率有一定的规律,而且不同的胎儿胎动的感觉也不一样,有的胎动比较轻柔,像蝴蝶扇动翅膀,有的则比较有力。
三、对宫颈的影响
假性宫缩:一般不会引起宫颈口的变化,宫颈口不会扩张,所以对分娩进程没有明显的推动作用。
胎动:胎动本身不会对宫颈产生直接的影响,它主要是反映胎儿在宫内的状况,通过胎动可以监测胎儿是否有缺氧等异常情况,如果胎动出现异常,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胎儿在宫内的安危,但与宫颈的变化无关。
四、与妊娠阶段的关系
假性宫缩:在妊娠中晚期较为常见,随着孕周的增加,假性宫缩可能会逐渐频繁,但一般不会在妊娠早期出现,因为妊娠早期子宫变化相对较小,子宫肌层敏感性较低。
胎动:妊娠18-20周开始出现,随着孕周的增加,胎动会逐渐增强,在妊娠28-32周达到高峰,妊娠38周后胎动会略有减少。不同孕周的胎动次数和强度有一定的正常范围,孕妇可以通过数胎动来自我监测胎儿在宫内的情况。例如,妊娠28周后,正常胎动次数应该在每12小时30-40次左右,但也存在个体差异。
五、特殊人群情况
高龄孕妇:高龄孕妇(年龄≥35岁)由于子宫肌层的敏感性可能相对更高,假性宫缩可能会相对更明显一些,但需要注意与真性宫缩相鉴别。同时,高龄孕妇监测胎动时要更加仔细,因为高龄孕妇发生胎儿宫内异常的风险相对增加,一旦胎动出现异常,如胎动突然增多或减少,更需要及时就医评估。
多胎妊娠孕妇:多胎妊娠孕妇的子宫比单胎妊娠子宫更大,肌层受到的牵拉等刺激更多,假性宫缩可能会比单胎妊娠更频繁。而胎动方面,多胎妊娠时孕妇能感觉到多个胎儿的活动,需要注意区分不同胎儿的胎动情况,同时由于多胎妊娠发生胎儿宫内窘迫等情况的风险较高,更要密切关注胎动的变化。
有早产史孕妇:有早产史的孕妇对假性宫缩和胎动的变化更加敏感,一旦出现频繁的假性宫缩或者胎动异常,需要及时就医,因为这类孕妇发生早产的风险相对较高,要密切监测宫缩情况和胎儿的宫内状况,必要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预防早产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