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脑膜炎可通过临床表现判断,一般有发热、精神状态改变等症状,神经系统有头痛、呕吐、颈项强直、惊厥等表现;辅助检查包括腰椎穿刺检查(脑脊液常规、生化、病原学检查)和影像学检查(头颅CT或MRI);医生需综合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等全面判断,要考虑年龄等因素,怀疑时应及时就医,以防延误致严重并发症。
一、临床表现判断
(一)一般症状
1.发热:小孩脑膜炎时通常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且可能持续不退或反复发热。这是因为病原体感染后引发机体的免疫反应,导致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不同年龄段小孩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儿可能体温波动不规律,而较大儿童相对更易出现明显高热表现。
2.精神状态改变:患儿可能出现精神萎靡、烦躁不安等情况。婴儿可能表现为哭闹不止、对周围环境反应差;较大儿童会出现嗜睡、易激惹等,这是由于炎症影响中枢神经系统功能,导致神经精神症状。
(二)神经系统症状
1.头痛:年长儿童可能会表述头痛,但婴儿可能通过哭闹等方式表达不适。头痛是因为颅内炎症刺激脑膜及周围神经组织引起。
2.呕吐:多为喷射性呕吐,这是由于颅内压增高所致。炎症导致脑脊液分泌增多或循环受阻,引起颅内压升高,刺激胃肠道产生呕吐反应。
3.颈项强直:这是脑膜刺激征的重要表现之一。医生通过检查可以发现患儿颈部抵抗感增强,婴儿可能表现为前囟饱满紧张。这是因为炎症累及脑膜,刺激脊神经根,导致颈部肌肉反射性痉挛。
4.惊厥:部分患儿可能出现惊厥发作,这与颅内炎症、神经元异常放电有关。婴幼儿脑膜炎发生惊厥的概率相对较高,惊厥发作形式多样,可能为全身性或局限性。
二、辅助检查判断
(一)腰椎穿刺检查
1.脑脊液常规检查:通过腰椎穿刺获取脑脊液,观察脑脊液的外观、压力等情况。正常脑脊液清晰透明,压力正常。脑膜炎患儿脑脊液外观可呈浑浊、脓性等,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会明显升高,以中性粒细胞或淋巴细胞增多为主,具体需根据感染病原体类型而定。如细菌感染时多以中性粒细胞增多为主,病毒感染时可能以淋巴细胞增多为主。
2.脑脊液生化检查:检查脑脊液中的蛋白质、糖、氯化物等含量。脑膜炎患儿脑脊液蛋白质含量通常升高,糖含量降低,氯化物也可能出现异常改变。例如细菌性脑膜炎时糖含量明显降低,而病毒性脑膜炎时糖含量多正常或轻度降低。
3.病原学检查:通过对脑脊液进行细菌培养、病毒核酸检测等,可明确病原体类型。如细菌培养可发现致病菌,有助于针对性使用抗生素治疗;病毒核酸检测能确定是否为病毒感染及具体病毒种类。
(二)影像学检查
1.头颅CT或MRI:对于病情较重、有神经系统并发症可疑或需要排除其他颅内病变时进行。头颅CT可发现颅内是否有脓肿、脑积水等情况;头颅MRI对脑部软组织分辨率更高,能更清晰显示脑膜炎症、脑组织病变等情况,如脑膜炎导致的脑水肿、脑实质炎症改变等。
三、综合判断与注意事项
医生需要综合患儿的临床表现、辅助检查结果等进行全面判断。在判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患儿的年龄因素,因为不同年龄阶段小孩脑膜炎的表现可能有差异,婴儿症状可能更不典型。同时要关注患儿的病史,如近期是否有感染病史等。如果怀疑小孩患有脑膜炎,应及时带患儿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规范的评估和诊断,以便早期进行针对性治疗,避免延误病情导致严重并发症,如脑积水、脑实质损伤等不良后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