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是妊娠早期胚胎发育停止,常见原因有染色体异常、内分泌失调、子宫异常、生殖道感染、免疫因素、环境因素等,临床表现有阴道流血、腹痛、妊娠反应消失等,诊断方法有B超检查、血hCG和孕酮测定,确诊后需及时药物或手术流产,术后注意休息等,再次怀孕前要找原因降低风险,特殊人群备孕前要全面评估准备。
胎停的常见原因
染色体异常:无论是精子还是卵子,只要携带遗传物质的染色体发生了异常,即使形成了受精卵,胚胎也不会正常发育。这是导致胎停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在早期流产中占比较高,约50%-60%。这种情况与年龄有一定关系,随着女性年龄增大,卵子质量下降,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男性年龄增大,精子染色体异常的概率也会升高。
内分泌失调:女性体内的一些重要激素,如黄体功能不全、甲状腺功能异常等都可能影响胚胎的发育。黄体功能不全时,孕激素分泌不足,无法为胚胎着床和发育提供良好的子宫内环境;甲状腺功能减退会影响新陈代谢等多种生理过程,从而影响胚胎发育,研究表明甲状腺功能异常的女性胎停的发生率明显高于甲状腺功能正常的女性。
子宫异常:子宫是胚胎着床和生长的场所,如果子宫存在畸形,如单角子宫、双角子宫等,或者有子宫肌瘤、宫腔粘连等问题,都会影响胚胎的着床和发育。例如,宫腔粘连会使宫腔有效容积减小,限制胚胎的生长空间。
生殖道感染:孕期发生某些病毒感染,如风疹病毒、巨细胞病毒等,可能会通过胎盘感染胚胎,影响胚胎发育导致胎停。此外,细菌感染引起的子宫内膜炎等也可能对胚胎产生不良影响。
免疫因素:自身免疫异常时,母体的免疫系统可能会将胚胎视为“异物”进行攻击,从而导致胎停。比如抗磷脂综合征,患者体内存在抗磷脂抗体,会引起胎盘血管血栓形成,影响胎盘供血,导致胚胎停止发育。
环境因素:过多接触一些有害的化学物质,如苯、甲醛等,或者受到放射性物质的辐射,都可能引起胎停。长期处于高噪音环境、高温环境等也可能对胚胎发育产生不利影响。
胎停的临床表现
阴道流血:部分孕妇会出现阴道少量流血,一般为暗红色血性白带,也有少数孕妇会出现大量阴道流血。
腹痛:胚胎停止发育后,子宫会收缩,从而引起下腹疼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是轻微的隐痛,有的则较为剧烈。
妊娠反应消失:如果孕妇之前有恶心、呕吐、乳房胀痛等妊娠反应,在胎停后这些反应可能会逐渐减轻或消失。
胎停的诊断方法
B超检查:是诊断胎停的重要手段。通过B超可以观察妊娠囊的大小、形态,以及胎芽和胎心的情况。如果妊娠囊平均直径大于25-30mm仍未见胎芽,或胎芽长度大于7-10mm仍无胎心,即可考虑胚胎停止发育。
血hCG和孕酮测定:动态监测血hCG的变化,如果血hCG持续不升或下降,提示胚胎发育可能异常。孕酮水平过低也可能预示胚胎发育不良。
胎停后的处理
一旦确诊胎停,需要及时进行处理,一般会根据孕周等情况选择药物流产或手术流产。对于孕妇来说,术后需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外阴清洁,一个月内禁止性生活,以预防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再次怀孕前需要进行详细的检查,寻找胎停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降低再次发生胎停的风险。对于有过胎停史的特殊人群,如年龄较大的女性、有内分泌疾病的女性等,在备孕前更要进行全面的评估和准备,比如内分泌异常的女性需要将激素调整到正常范围后再考虑怀孕,并且在孕期加强监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