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型糖尿病可引发感觉异常、运动功能障碍及自主神经受累相关症状。感觉异常包括手脚麻木(从远端向近端发展,长期高血糖致神经慢性损伤,女性感知可能有别)、刺痛感(夜间明显,病史长、控制差、久坐少动者更重)、痛觉过敏(对轻触也感疼,老年修复力差更突出,女性特殊阶段更易察觉);运动功能障碍有肌力下降(影响日常活动,缺乏锻炼者更早更重,有运动习惯者延缓)、平衡失调(易跌倒,老年本身平衡差,女性更年期后骨折风险高);自主神经受累在心血管系统致心率异常,消化系统致胃排空延迟,泌尿生殖系统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碍、女性膀胱功能障碍,长期患病、老年者更易受影响,需关注并积极控制血糖延缓病变。
刺痛感:表现为突然的、尖锐的疼痛,如同电击样或针刺样,在夜间往往更为明显,这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血糖控制不佳的患者,神经病变程度可能更重,刺痛感也会更频繁和剧烈,生活方式中经常久坐、缺乏运动的患者,血液循环相对较差,可能加重神经缺血缺氧,从而使刺痛感加重。
痛觉过敏:对正常情况下不会引起疼痛的刺激产生疼痛感觉,比如轻轻触摸皮肤都会觉得疼痛难忍,老年糖尿病患者由于身体机能衰退,神经修复能力下降,痛觉过敏的情况可能更为突出,女性患者在更年期等特殊阶段,身体内环境变化可能影响神经对痛觉的感知,使得痛觉过敏症状更易被察觉。
运动功能障碍
肌力下降:患者会感觉肌肉无力,逐渐出现行走困难、拿东西费力等情况,随着病情进展,肌力下降会越来越明显,影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年轻的2型糖尿病患者如果平时缺乏体育锻炼,本身肌肉力量基础较差,在神经病变导致肌力下降时,症状可能会更早表现且进展相对更快,而有规律运动习惯的患者相对能更好地维持肌肉力量,延缓肌力下降的速度。
平衡失调:容易出现站立不稳、行走摇晃等平衡问题,增加跌倒的风险,老年患者本身平衡功能就有所减退,再加上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导致的平衡失调,跌倒风险大幅升高,可能引发骨折等严重并发症,女性患者在更年期后骨质流失相对男性更快,跌倒后骨折的风险更高,所以更需要重视平衡失调带来的风险,积极采取措施改善神经病变以稳定平衡。
自主神经受累相关症状
心血管系统:可出现心率异常,如静息时心率加快等情况,对于有长期糖尿病病史且自主神经受累的患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可能导致心率对体位变化的反应异常,平卧时心率正常,站立时心率不能相应增加,进而引起头晕等不适,老年患者本身心血管系统功能就有一定退变,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对其影响更为显著,可能加重心血管系统的不稳定性。
消化系统:表现为胃排空延迟,出现腹胀、早饱、恶心、呕吐等症状,这种情况会影响患者的食欲和营养摄入,长期下去可能导致营养不良等问题,对于有胃肠道自主神经病变的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年龄较大者,需要特别注意饮食调整,避免食用不易消化的食物,以减轻胃肠道不适症状,女性患者在激素影响下,胃肠道功能本身可能相对敏感,在糖尿病自主神经病变时,消化系统症状可能更明显。
泌尿生殖系统:男性患者可能出现勃起功能障碍,女性患者可能出现膀胱功能障碍,表现为尿失禁或尿潴留等,这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影响较大,糖尿病病程较长的患者,自主神经病变累及泌尿生殖系统的概率增加,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系统功能衰退,更容易受到影响,在面对泌尿生殖系统相关症状时,需要家人给予更多理解和照顾,同时积极控制血糖延缓神经病变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