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体内脏器或组织离开正常位置通过薄弱点等进入另一部位,常见类型有腹股沟疝(男性多见,因腹股沟区域薄弱或腹压增高致器官突出)、脐疝(婴幼儿常见因脐部薄弱,成人脐疝与脐部瘢痕等因素有关)、股疝(女性相对多见,易嵌顿致肠管缺血坏死)、切口疝(与手术相关,因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致器官突出),症状有肿块(可复性,部分有局部不适),危害是影响生活质量且部分易嵌顿致肠管坏死危及生命,婴幼儿、老年人等情况嵌顿还会有更多不良影响。
腹股沟疝
男性多见:男性的腹股沟管内有精索通过,相对女性来说腹股沟区域更容易出现薄弱,所以腹股沟疝中男性患者占比较高。
成因:多因腹股沟区域的肌肉、筋膜等组织发育不完善或因年龄增长等因素导致强度降低,腹腔内的肠管等组织可通过薄弱处突出到皮下形成肿块。例如,婴幼儿可能因先天性的腹股沟管未闭而引发腹股沟疝;成年人则可能因长期腹压增高,如慢性咳嗽、长期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排尿困难等情况,使腹腔内压力增加,迫使腹腔内器官向外突出形成疝气。
脐疝
婴幼儿常见:新生儿脐带脱落后,脐部瘢痕区是腹壁薄弱区,在婴儿啼哭等使腹内压增高时,肠管可从脐部突出形成脐疝。随着年龄增长,脐部周围组织逐渐坚强,多数婴幼儿脐疝可在1岁内自愈。
成人脐疝:相对较少见,多与脐部存在手术瘢痕、腹壁组织薄弱以及腹内压增高等因素有关,如肥胖、多次妊娠、慢性腹内压增高等情况都可能诱发成人脐疝。
股疝
女性相对多见:女性骨盆较宽大,股管上口较宽大松弛,所以股疝多见于女性。股疝是疝囊通过股环、经股管向卵圆窝突出的疝。由于股管较狭窄,所以股疝容易发生嵌顿,一旦发生嵌顿,肠管等组织容易缺血坏死,临床需要紧急处理。
切口疝
与手术相关:多发生于腹部手术切口处。是由于手术切口愈合不良,腹壁的完整性遭到破坏,腹腔内器官或组织从手术切口部位突出形成。例如,腹部大手术术后,若患者存在营养不良、切口感染等情况,就容易发生切口疝。
疝气的症状表现
肿块:一般在站立、行走、咳嗽或劳动时突出,平卧休息或用手推送时肿块可回纳腹腔。例如腹股沟疝,患者可在腹股沟区发现可复性的肿块,刚开始肿块可能较小,随着病情进展肿块会逐渐增大。
局部不适:部分患者可能会有局部坠胀感、隐痛等不适症状。比如腹股沟疝患者可能会感觉腹股沟区有坠胀不适,尤其是在长时间站立或活动后症状可能会加重。如果疝气发生嵌顿,会出现明显的疼痛,且肿块不能回纳,同时可能伴有恶心、呕吐、腹胀、停止排气排便等肠梗阻的表现。例如股疝发生嵌顿时,患者会出现剧烈的腹股沟区及下腹部疼痛,还可能伴有肠梗阻的一系列症状,这是因为嵌顿的肠管受到压迫,影响了肠道的通畅性。
疝气的危害
影响生活质量:疝气患者会因为局部的肿块、不适等症状,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比如腹股沟疝患者可能因为害怕肿块突出而不敢进行一些正常的体力活动。
嵌顿风险:如股疝、部分腹股沟疝等容易发生嵌顿,嵌顿发生后,如果不能及时解除,肠管等组织会发生缺血坏死,严重时可危及生命。例如股疝嵌顿后,肠管缺血坏死的风险较高,因为股管的解剖特点使得嵌顿的肠管不容易回纳,而且股管周围的组织血供相对有限,肠管缺血坏死发展较快。对于婴幼儿疝气,如果发生嵌顿,也需要紧急处理,否则可能影响婴幼儿的肠道等器官的发育和功能。对于老年人,本身可能合并有其他基础疾病,疝气嵌顿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如诱发或加重心脏病、肺部疾病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