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需综合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现病史中不同年龄人群腹痛表现有差异,需问清伴随症状及一般情况;既往史要了解类似发作及基础疾病;体格检查重点是右下腹压痛等体征及相关试验;实验室检查可见血常规白细胞等升高、CRP升高;影像学检查如B超、CT可辅助诊断,综合这些来准确诊断单纯性阑尾炎,避免误诊漏诊。
一、病史采集
1.现病史
对于不同年龄人群,表现有所差异。儿童可能难以准确表述腹痛情况,多表现为哭闹不安等。成人通常能较清晰描述腹痛起始部位、性质及演变过程。一般单纯性阑尾炎初始腹痛多位于上腹部或脐周,呈隐痛或钝痛,数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例如,有研究显示约70%-80%的阑尾炎患者有典型的转移性右下腹痛表现,但儿童转移性腹痛表现可能不典型。
还需询问腹痛有无伴随症状,如恶心、呕吐等。恶心、呕吐多为早期出现的轻度症状,呕吐程度一般不重。
了解发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如饮食、大小便情况等。
2.既往史
询问患者既往有无类似腹痛发作史,若有,需了解当时情况及处理方式。例如,既往是否有过疑似阑尾炎但未明确诊断的情况。
有无其他基础疾病,如胃肠道疾病等,因为基础疾病可能影响阑尾炎的诊断和病情判断。
二、体格检查
1.腹部体征
右下腹压痛:是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部位固定,一般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不同年龄人群麦氏点压痛表现可能略有不同,儿童麦氏点定位可能相对不精确,但右下腹固定压痛是关键。
反跳痛:早期可能不明显,单纯性阑尾炎反跳痛相对较轻。
腹肌紧张:单纯性阑尾炎腹肌紧张多不明显,若出现腹肌紧张则提示炎症可能已累及腹膜。
2.其他体征
可进行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按压左下腹,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有炎症。
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右大腿后伸,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多见于盲肠后位阑尾炎,但单纯性阑尾炎腰大肌试验一般为阴性。
闭孔内肌试验: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三、实验室检查
1.血常规
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通常会升高。一般白细胞计数多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增高至60%以上。但对于儿童等特殊人群,白细胞计数可能波动,需结合具体情况判断。例如,婴儿阑尾炎时白细胞升高可能不如成人明显,但中性粒细胞比例仍可能增高。
2.C-反应蛋白(CRP)
CRP可升高,CRP水平与炎症程度相关,单纯性阑尾炎时CRP一般轻度升高。
四、影像学检查
1.腹部B超
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阑尾周围的渗出等情况。对于儿童、孕妇等特殊人群,B超是较安全的检查方法。在单纯性阑尾炎时,可能发现阑尾轻度肿胀,直径稍增粗,但腔内回声多均匀。例如,B超检查可见阑尾直径超过6mm时提示可能有炎症,但需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2.腹部CT
对于诊断不明确的病例可考虑CT检查。单纯性阑尾炎在CT上可见阑尾轻度增粗,阑尾壁轻度增厚,周围组织无明显渗出等改变。但CT检查有一定辐射,一般不作为首选,尤其是儿童、育龄女性需权衡利弊。
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主要依靠病史采集、细致的体格检查、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在诊断过程中,要充分考虑不同年龄、性别等因素对表现的影响,以准确做出诊断,避免误诊或漏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