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盂肿瘤是发生在肾盂和肾盏上皮组织的肿瘤,上皮来源的移行细胞癌常见。发病与化学致癌物质、吸烟、遗传、慢性炎症刺激有关。有血尿、腰痛、腹部肿块等表现。通过超声、CT、MRI、尿液、输尿管镜及肾盂镜检查诊断。手术是主要治疗,包括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和保留肾单位手术,放疗化疗多为姑息或综合治疗。预后与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时机、年龄、身体状况等有关,早期规范治疗预后较好,晚期较差。
一、定义
肾盂肿瘤是发生在肾盂和肾盏上皮组织的肿瘤,可分为上皮来源和非上皮来源肿瘤,其中上皮来源的移行细胞癌最为常见。
二、发病原因
1.化学致癌物质:长期接触苯胺类化学物质,如从事染料、橡胶、塑料等行业工作的人群,肾盂肿瘤发病风险可能增加,有研究发现这类化学物质可通过尿液作用于肾盂肾盏黏膜引发癌变。
2.吸烟:吸烟是肾盂肿瘤的危险因素之一,烟草中的多种致癌物质可经血液循环到达肾脏,影响肾盂肾盏上皮细胞的正常代谢,增加癌变几率。
3.遗传因素:某些遗传性疾病可能与肾盂肿瘤的发生相关,如遗传性非息肉病性结直肠癌综合征等,这类患者由于基因缺陷,更容易出现肾盂上皮细胞的异常增殖和癌变。
4.慢性炎症刺激:长期的肾盂肾炎等慢性炎症,可导致肾盂肾盏黏膜反复损伤修复,在此过程中上皮细胞可能发生异常改变,增加肿瘤发生风险。
三、临床表现
1.血尿:是肾盂肿瘤最常见的症状,多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可呈间歇性发作,有的患者初始为镜下血尿,随着病情进展可发展为肉眼血尿,血尿的严重程度与肿瘤的大小、分期不一定成正比。
2.腰痛:肿瘤生长导致肾盂肾盏梗阻或侵犯周围组织时,患者可出现腰部胀痛或隐痛,疼痛程度因人而异。
3.腹部肿块:当肿瘤较大或发生转移时,可能在腹部触及肿块,但这种情况相对少见。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超声检查:可作为肾盂肿瘤的初步筛查方法,能发现肾盂内的占位性病变,但对于较小肿瘤或与肾盂内凝血块等鉴别可能有一定困难。
CT检查:能够清晰显示肾盂肾盏内的肿瘤形态、大小、位置以及与周围组织的关系,有助于肿瘤的分期判断,是诊断肾盂肿瘤的重要影像学手段。
磁共振成像(MRI):对软组织的分辨率较高,对于肾盂肿瘤的诊断和鉴别诊断有一定价值,尤其在判断肿瘤与肾实质的界限等方面有优势。
2.尿液检查:可进行尿细胞学检查,查找尿液中的肿瘤细胞,但阳性率可能受多种因素影响,如肿瘤的分期、部位等。
3.输尿管镜及肾盂镜检查:可直接观察肾盂肾盏内肿瘤的形态、部位,并可取组织进行病理活检,是明确诊断的重要方法,但属于有创检查。
五、治疗原则
1.手术治疗
根治性肾输尿管切除术:是肾盂肿瘤的主要治疗方法,包括切除患侧肾脏、全长输尿管及输尿管开口部位的膀胱壁,以彻底切除肿瘤及可能受侵犯的组织。
保留肾单位手术:对于个别分化良好、孤立肾或对侧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在严格掌握适应证的情况下可考虑行保留肾单位的手术,但术后需要密切随访。
2.放疗和化疗:肾盂肿瘤对放疗和化疗的敏感性相对较低,一般不作为主要的治疗方法,多用于晚期肿瘤的姑息治疗或配合手术、放疗的综合治疗。
六、预后情况
肾盂肿瘤的预后与肿瘤的病理类型、分期、治疗时机等因素有关。早期肾盂肿瘤经过规范治疗,预后相对较好,5年生存率较高;而晚期肿瘤预后较差。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等也会影响预后,一般年轻、身体状况较好的患者对治疗的耐受性相对较好,预后可能相对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