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停育是胚胎发育到一定阶段死亡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可通过临床表现(妊娠反应消失、阴道出血)、超声检查(孕早期观察胎芽、胎心及孕囊大小等指标)、血HCG及孕酮水平监测(血HCG增长情况及孕酮水平)来判断,高龄孕妇和有既往胎停育病史的孕妇判断时需注意特殊事项,高龄孕妇风险高要密切关注相关指标,有既往胎停育病史孕妇需更全面检查。
一、胎停育的定义
胎停育是指胚胎发育到一个阶段发生了死亡而停止继续发育的现象。
二、判断胎停育的常见方法
(一)临床表现
1.妊娠反应消失:对于有妊娠反应的孕妇,如恶心、呕吐等早孕反应突然减弱或消失,要警惕胎停育的可能。这是因为胚胎停止发育后,体内激素水平会发生变化,导致妊娠反应不再明显。例如,一些原本孕吐严重的孕妇,突然感觉呕吐减轻或不再呕吐,就需要引起重视。
2.阴道出血:部分孕妇可能出现阴道少量出血,多为暗红色血性白带,有时还会伴有下腹疼痛。这是因为胚胎停止发育后,会从子宫壁剥离,导致子宫收缩,引起血管破裂出血。不同年龄段的孕妇出现这种情况的风险可能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年龄较大的孕妇相对风险更高一些。
(二)超声检查
1.早期超声表现:在孕早期,通过超声检查是判断胎停育的重要手段。正常情况下,孕6周左右可看到胎芽和原始心管搏动,孕7-8周可见明显胎心搏动。如果孕6周后仍看不到胎芽,或虽有胎芽但没有胎心搏动,或原本有胎心搏动后又消失,都提示可能胎停育。对于不同生活方式的孕妇,如长期熬夜、吸烟饮酒的孕妇,超声检查时更要密切关注胚胎发育情况,因为不良生活方式可能增加胎停育的风险。
2.测量相关指标:超声检查还可以测量孕囊的大小等指标来辅助判断。如果孕囊平均直径≥25mm仍未见胎芽,或者头臀长度≥7mm仍未见胎心,也提示胎停育的可能。
(三)血HCG及孕酮水平监测
1.血HCG变化:正常妊娠时,血HCG会呈隔日翻倍增长。如果血HCG增长缓慢,甚至不升反降,提示胚胎发育可能异常。例如,在孕早期,血HCG翻倍情况不符合正常规律,就需要考虑胎停育的可能性。不同年龄的女性血HCG的正常范围略有差异,一般来说,年轻女性血HCG增长相对更符合正常翻倍规律,而年龄较大的女性可能血HCG水平相对较低,但增长方式仍应符合正常规律。
2.孕酮水平:孕酮是维持妊娠的重要激素,正常妊娠时孕酮水平应大于25ng/ml。如果孕酮水平过低,也可能提示胚胎发育不良,有胎停育的风险。不过,孕酮水平在不同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而且单一孕酮水平不能完全确诊胎停育,需要结合其他检查综合判断。
三、特殊人群胎停育判断的注意事项
(一)高龄孕妇
高龄孕妇(年龄≥35岁)发生胎停育的风险相对较高。在判断胎停育时,更要密切关注超声检查中胚胎发育指标,如胎芽、胎心出现的时间等,同时要更频繁地监测血HCG及孕酮水平。因为随着年龄增加,卵子质量下降,胚胎染色体异常的概率增加,胎停育的可能性增大。高龄孕妇在发现妊娠反应异常或有阴道出血等情况时,应尽早到医院进行相关检查,以便及时发现胎停育情况。
(二)有既往胎停育病史的孕妇
此类孕妇再次发生胎停育的风险比一般孕妇高。在判断本次妊娠是否胎停育时,除了常规的临床表现、超声、血HCG及孕酮检查外,可能还需要进行更全面的检查,如染色体检查等,以寻找可能导致胎停育的原因,从而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在孕期要更加密切监测,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就医,遵循医生的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