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猫抓了是否会得狂犬病取决于猫是否携带狂犬病毒(家养定期接种疫苗且圈养的猫携带可能性小,流浪或来源不明的猫风险高)和伤口情况(皮肤无破损一般不会感染,有破损出血则增加感染风险);被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并消毒,还需根据一级、二级、三级暴露级别进行不同处理;不同人群被抓伤后有不同注意事项,儿童需家长安抚监督,孕妇可安全接种疫苗,老年人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免疫功能低下者应更积极预防;预防措施包括给家养猫定期接种疫苗、避免接触流浪猫以及教育儿童正确与猫相处。
一、被猫抓了是否会得狂犬病取决于多种因素
1.猫是否携带狂犬病毒:狂犬病是由狂犬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只有感染了狂犬病毒的猫抓伤人后,才有可能导致人感染狂犬病。如果猫本身没有感染狂犬病毒,那么被其抓伤通常不会得狂犬病。一般来说,家养的、定期接种狂犬病疫苗且一直圈养未与外界流浪动物接触的猫,携带狂犬病毒的可能性极小;而流浪猫或者来源不明的猫,感染狂犬病毒的风险相对较高。
2.伤口情况:如果被猫抓伤后,皮肤没有破损,狂犬病毒无法进入人体,通常不会感染狂犬病。但如果皮肤出现了破损、出血等情况,狂犬病毒就有可能通过伤口进入人体,从而增加感染狂犬病的风险。
二、被猫抓伤后的处理措施
1.伤口处理:被猫抓伤后,应立即用肥皂水(或其他弱碱性清洁剂)和流动清水交替冲洗伤口至少15分钟,以尽量减少伤口处的病毒。然后用碘伏或酒精对伤口进行消毒处理。
2.评估暴露级别及处理方式:
一级暴露:接触或者喂养动物,或者完好的皮肤被舔,这种情况不需要进行特殊处理。
二级暴露:裸露的皮肤被轻咬,或者无出血的轻微抓伤、擦伤。此时应立即处理伤口,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级暴露:单处或者多处贯穿性皮肤咬伤或者抓伤,或者破损皮肤被舔,或者开放性伤口、黏膜被污染。除了立即处理伤口外,还需要在伤口周围浸润注射狂犬病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狂犬病疫苗。
三、不同人群被猫抓伤后的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的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全,被猫抓伤后感染狂犬病的风险相对较高。而且儿童可能不太配合伤口处理和疫苗接种,家长要做好安抚和监督工作。在选择疫苗接种时,要选择正规的医疗机构,严格按照接种程序进行。同时,要注意观察儿童接种疫苗后的反应,如出现发热、局部红肿等不良反应,应及时就医。
2.孕妇:孕妇被猫抓伤后也需要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狂犬病疫苗。目前研究表明,狂犬病疫苗对孕妇和胎儿都是安全的,不会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孕妇不要因为担心疫苗对胎儿有影响而延误接种。
3.老年人:老年人的身体机能有所下降,免疫力相对较低。被猫抓伤后,除了及时处理伤口和接种疫苗外,还应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以促进身体恢复。同时,要密切关注身体状况,如有不适及时就医。
4.免疫功能低下者:如患有艾滋病、恶性肿瘤等疾病,或者正在接受放疗、化疗等治疗的人群,他们的免疫系统功能较弱,被猫抓伤后感染狂犬病的后果可能更为严重。这类人群在被猫抓伤后,应更加积极地进行伤口处理和预防接种,必要时可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更严格的预防措施。
四、预防措施
1.给猫接种疫苗:定期给家养的猫接种狂犬病疫苗,是预防猫感染狂犬病毒的有效措施。建议按照兽医的建议,按时为猫进行疫苗接种。
2.避免接触流浪猫:尽量避免与流浪猫接触,尤其是不要随意逗弄或抚摸它们,以减少被抓伤的风险。
3.教育儿童:教导儿童如何正确与猫相处,不要激怒猫,避免被猫抓伤。如果儿童要与猫互动,应有成人在旁监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