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髓炎是牙髓组织炎性病变,病变在牙髓腔,由细菌感染等致牙髓发炎,症状有剧烈自发痛、夜间加重等,检查有温度测试等异常,治疗为保存活髓或根管治疗;根尖炎是根尖周组织炎症,病变在牙根尖周围组织,多由牙髓炎发展或创伤引起,症状有咬合痛等,检查有叩诊等异常,急性期需开髓引流等,两者病变部位、症状、检查、治疗原则均有不同。
一、定义与病变部位
牙髓炎:是指发生于牙髓组织的炎性病变,牙髓位于牙齿内部的牙髓腔内,包含神经、血管等组织。主要是由于细菌感染等因素引起牙髓组织发炎,如龋病未及时治疗,细菌感染波及牙髓。
根尖炎:是根尖周组织的炎症,病变部位主要在牙根尖周围的组织,包括牙周膜、牙槽骨等。多由牙髓炎发展而来,细菌感染通过根尖孔累及根尖周组织;也可由创伤等因素引起。
二、症状表现
牙髓炎
疼痛特点:疼痛较为剧烈,呈自发性疼痛,夜间疼痛往往加重,疼痛不能自行定位,可放射至同侧头面部。例如,患者可能感觉牙齿疼痛,但无法准确指出是哪一颗牙齿疼痛,疼痛可放射至耳部等部位。
其他表现:早期可能对温度刺激敏感,冷热刺激可引起疼痛,刺激去除后疼痛仍可持续一段时间;随着病情发展,可能出现牙髓化脓等情况,此时热刺激疼痛加剧,冷刺激可缓解疼痛。不同年龄人群牙髓炎症状可能有所差异,儿童牙髓炎可能疼痛更为剧烈且持续时间较长,这与儿童牙髓组织血运丰富等生理特点有关。
根尖炎
疼痛特点:疼痛相对牙髓炎较为缓和但持续,表现为咬合痛,患者感觉牙齿咬合时疼痛明显,能明确指出患牙。例如,牙齿咬到东西时会感到疼痛不适。
其他表现:根尖部牙龈可能出现红肿,严重时可形成脓肿,有波动感;患牙可能有伸长感,这是因为根尖周组织炎症导致牙周膜充血水肿,患牙有浮出的感觉。不同年龄段患者根尖炎表现可能不同,老年人由于机体抵抗力相对较弱,根尖炎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隐匿,但一旦发作可能症状相对较重。
三、临床检查
牙髓炎
温度测试:用冷热刺激患牙,可引起剧烈疼痛。例如,用冷诊法时,患牙会出现明显疼痛反应。
牙髓活力测试:可通过牙髓活力测试仪检测,牙髓炎患牙牙髓活力往往异常,多表现为敏感或迟钝。
探诊:可发现龋洞等导致牙髓感染的病灶,探及龋洞时可能引起疼痛。儿童牙髓炎在探诊时由于配合度问题可能需要更耐心的操作,并且儿童的龋洞可能发展较快,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
根尖炎
叩诊:用叩诊锤叩击患牙,可出现叩痛,根据炎症轻重,叩痛程度有所不同,轻度炎症时叩痛较轻,重度炎症时叩痛明显。
扪诊:扪诊患牙相应的根尖部牙龈组织,可感知是否有肿胀、波动等情况。
X线检查:X线片可显示根尖周组织的情况,早期根尖炎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着病情发展,可出现根尖周间隙增宽、牙槽骨吸收等改变。不同年龄患者X线表现可能有差异,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根尖炎的X线表现可能与成人有所不同,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四、治疗原则
牙髓炎
主要治疗方法是保存活髓或去除牙髓。年轻恒牙早期牙髓炎可尝试保存活髓的治疗方法,如盖髓术等,因为年轻恒牙有较强的修复能力;而成年患者多采用根管治疗术,通过去除感染的牙髓组织,清理根管,消毒后充填根管。儿童牙髓炎治疗时要考虑儿童的配合程度和牙齿发育情况,尽量选择对牙髓刺激小的治疗方法。
根尖炎
急性期需要开髓引流,缓解根尖周的压力,减轻疼痛;然后进行根管治疗等后续治疗。对于有脓肿形成的情况,需要切开引流。儿童根尖炎治疗时要注意操作的轻柔,避免损伤恒牙胚等重要组织,同时要关注儿童的心理状态,尽量让儿童配合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