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尿道炎有尿道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尿道分泌物情况(量少、性质稀薄等)及全身症状(部分患者有低热、乏力等),不同年龄、性别及生活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其症状表现。
一、尿道刺激症状
1.尿频
慢性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频的症状,即排尿次数明显增多。这是因为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尿道黏膜感受器敏感性增高,使得患者总是有尿意,需要频繁排尿。从年龄因素来看,不同年龄段的人都可能发生,但儿童由于尿道相对较短,更容易受到炎症影响而出现尿频;从性别角度,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但女性尿道短而直,更易患尿道炎,尿频症状相对更常见。对于有基础泌尿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膀胱炎等疾病,更容易在病情迁延后发展为慢性尿道炎,出现尿频症状。
2.尿急
尿急也是慢性尿道炎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患者有强烈的尿意,很难控制,迫不及待就要排尿。这是由于炎症持续刺激尿道,使得尿道括约肌功能紊乱,患者难以延迟排尿动作。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长期憋尿等不良生活方式,可能会加重尿道炎症,导致尿急症状更明显。例如,一些工作繁忙的人群,长时间憋尿后,容易引发尿道炎,出现尿急症状。
3.尿痛
排尿时尿道会有疼痛感,疼痛程度可轻可重。疼痛性质多为烧灼样痛或刺痛等。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受损的黏膜,从而引起尿痛。不同年龄的患者尿痛表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可能表现为排尿时哭闹等;对于女性,孕期由于特殊的生理结构改变,更容易发生慢性尿道炎,尿痛症状可能会因为孕期身体的变化而有所不同,比如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可能影响尿痛的程度和表现。
二、尿道分泌物情况
1.分泌物量
慢性尿道炎患者尿道分泌物量一般较少,但在晨起时可能会发现尿道口有少量稀薄的分泌物。这是因为夜间尿液在尿道内积聚,经过一夜的炎症反应,会有少量分泌物形成。从性别来看,男性慢性尿道炎患者的尿道分泌物相对女性可能更易观察到,因为男性尿道较长,分泌物更容易留存;年龄方面,成年男性和女性都可能出现,但儿童患慢性尿道炎时尿道分泌物相对较少,因为儿童尿道发育尚不完善,炎症反应相对局限。
2.分泌物性质
分泌物性质多为稀薄状,颜色可能为白色或透明色等。如果合并有其他感染,分泌物性质可能会发生变化,比如变为脓性等。对于有不洁性生活史的患者,慢性尿道炎可能由性传播病原体引起,分泌物性质可能更倾向于脓性等异常表现。在生活方式上,长期不注意个人卫生的人群,更容易导致尿道感染发展为慢性,从而影响分泌物的性质。例如,不经常清洗会阴部的人群,尿道感染的风险增加,慢性尿道炎时分泌物性质可能会出现异常改变。
三、全身症状
1.发热
一般慢性尿道炎患者全身症状不明显,但部分病情较重或合并有其他部位感染扩散的患者可能会出现低热。比如炎症蔓延至泌尿系统其他部位,引起肾盂肾炎等并发症时,就可能出现发热症状。从年龄角度,儿童的免疫系统相对较弱,慢性尿道炎合并全身感染时更容易出现发热,而且儿童发热可能会伴有精神萎靡等表现;对于老年患者,由于机体抵抗力下降,慢性尿道炎时也可能在病情加重时出现低热等全身症状。
2.乏力
患者可能会感到全身乏力,这是因为炎症反应会消耗机体能量,并且身体处于应激状态。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慢性尿道炎出现全身乏力症状时,生活质量都会受到影响。在生活方式方面,如果患者本身有长期劳累等情况,可能会加重乏力的感觉。例如,长期从事高强度体力劳动或脑力劳动的人群,患慢性尿道炎时更容易出现乏力症状,因为身体本身处于相对疲劳的状态,炎症的刺激会进一步加重乏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