肾输尿管结石主要症状包括疼痛(有肾区或腰腹部绞痛及钝痛)、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恶心呕吐(剧烈疼痛反射致胃肠道痉挛)、排尿异常(结石合并感染或刺激膀胱黏膜致尿频尿急尿痛)、其他症状(结石梗阻合并感染时发热,不同年龄患者表现有差异,不同基础疾病患者情况不同,生活方式相关人群易发病)。
肾区或腰腹部疼痛:是肾输尿管结石常见的主要症状。结石在肾脏或输尿管内移动时,会刺激输尿管平滑肌,引起痉挛性疼痛。疼痛性质多为绞痛,疼痛程度较为剧烈,可向同侧下腹部、腹股沟、睾丸或阴唇放射。例如,肾结石引起的疼痛常位于肋脊角,可表现为突发的、阵发性的剧痛,患者往往难以忍受,可能会在床上辗转反侧。不同年龄的患者对疼痛的耐受程度有所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可能会因疼痛而哭闹不安;对于老年患者,可能疼痛表现相对不典型,但也应引起重视。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饮水少、运动少的人群相对更容易发生结石,从而引发疼痛的风险也较高。有既往结石病史的患者再次出现结石时,疼痛可能会更为频繁或症状更严重。
钝痛:部分患者可表现为腰部或上腹部的钝痛,多是由于结石较大,在肾脏或输尿管内移动不明显,导致局部组织的持续刺激引起。这种疼痛相对绞痛来说程度较轻,可能持续存在或间歇性发作。
血尿
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结石在移动过程中,会损伤肾盂、输尿管黏膜,导致黏膜出血,从而引起血尿。多数患者表现为镜下血尿,即通过显微镜检查尿液可发现红细胞;部分患者可出现肉眼血尿,尿液颜色呈洗肉水样或鲜红色。血尿的严重程度与结石对黏膜损伤的程度有关。对于儿童患者,出现血尿时需要特别关注,因为儿童尿路相对狭窄,结石引起的损伤可能更易导致严重后果;老年患者出现血尿时,除了考虑结石因素,还需排除其他泌尿系统疾病的可能。在生活方式上,长期高蛋白、高糖、高嘌呤饮食的人群,结石发生率高,血尿出现的几率也相对增加。有结石病史的患者,血尿可能是结石复发或活动的信号。
恶心、呕吐
消化系统症状:当肾输尿管结石引起剧烈疼痛时,可反射性地引起胃肠道平滑肌痉挛,导致恶心、呕吐。患者常伴有频繁的呕吐,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这种情况在疼痛较为剧烈的患者中较为常见。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和营养状况,需要及时关注和处理;老年患者由于身体机能下降,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水电解质紊乱等并发症,应予以重视。生活方式不健康,如暴饮暴食、饮食不规律的人群,可能更易出现这种因疼痛引发的消化系统症状。
排尿异常
尿频、尿急、尿痛:如果结石合并有尿路感染,或者结石刺激膀胱黏膜,患者可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症状。尿频是指排尿次数增多,尿急是指突然有强烈的排尿意愿,难以控制,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或会阴部疼痛。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会频繁要求排尿,但每次尿量不多;老年患者由于可能同时存在前列腺增生等问题,排尿异常的表现可能更为复杂。有尿路感染病史的患者,结石合并感染时排尿异常症状可能会更明显。在生活方式方面,不注意个人卫生、饮水少的人群,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进而出现排尿异常。
其他症状
发热:当结石引起尿路梗阻合并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高达38℃以上,伴有寒战。这是因为感染导致炎症反应,身体出现发热等全身性症状。对于儿童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感染后发热可能进展较快,需要密切监测体温变化;老年患者发热时,由于机体反应相对较弱,可能体温升高不明显,但感染可能更为严重,应及时就医。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患者,发生结石合并感染时,发热等症状可能更难控制,需要加强血糖等指标的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