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现疑似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存在高危因素时需及时就医,有紧急情况要尽快前往有救治能力医院,转运中注意让患者安静、防颠簸等,特殊人群如儿童有疑似症状也需争分夺秒送医。
一、出现疑似神经功能缺损症状时的就医指征
突发面部、肢体麻木或无力:若突然发现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或单侧肢体无力、活动不灵活,尤其是仅发生于身体一侧时,需及时就医。这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导致局部神经功能受损的表现,例如大脑中动脉供血区域发生缺血时,常出现对侧肢体的运动和感觉障碍。不同年龄人群发生此类情况都应重视,老年人本身血管弹性下降、存在动脉粥样硬化等基础疾病的风险更高,更需及时就诊排查。
言语不清或理解困难:突然出现说话含糊不清,别人难以理解其表达的意思,或者自己无法理解他人言语,这可能是脑血管病变影响了语言中枢相关区域。无论是年轻人还是老年人,若出现此症状都要警惕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语言功能的异常往往提示脑部关键区域受到影响。
视力障碍:突然出现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物模糊、视野缺损等情况,比如一只眼睛突然看不见东西了一部分,可能是眼底血管或脑部负责视觉传导的血管发生缺血,需要尽快就医,这可能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累及视觉通路相关血管所致。
突发剧烈头痛:原本没有头痛病史的人,突然出现剧烈头痛,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同时可能伴随上述神经功能缺损表现,要高度怀疑缺血性脑血管病引发的颅内血管病变,如蛛网膜下腔出血虽不完全等同于缺血性,但部分缺血性脑血管病严重时也可能有类似表现,需及时就诊明确。
二、存在高危因素时的定期监测就医指征
有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人群:对于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心房颤动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若长期未有效控制病情,出现头痛、头晕等非特异性症状时也需关注。例如高血压患者血压长期控制不佳,血管壁承受压力大,更容易发生血管狭窄、斑块形成等,进而引发缺血性脑血管病,此时即使没有明显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若出现头晕加重、发作性一侧肢体轻度麻木等情况,也应及时就医检查脑部血管情况,评估是否有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潜在风险,以便早期干预治疗。
既往有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病史者:既往有过TIA发作,表现为短暂的神经功能缺损,如突然的肢体无力、言语不清等,但在24小时内完全恢复的人群,更要密切关注。因为TIA是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重要预警信号,近期再次发生缺血性脑血管病的风险较高,一旦再次出现类似症状或原有症状加重,应立即就医,可能需要进一步评估脑血管情况,采取更积极的预防和治疗措施,防止进展为完全性脑梗死。
老年人:随着年龄增长,脑血管发生动脉硬化、狭窄等病变的概率增加,老年人即使出现轻微的肢体活动不如以往灵活、反应稍变慢等情况,也不能忽视。比如老年人原本走路稳健,近期出现行走时一侧下肢拖曳,或者记忆力较前稍减退但又不能用正常衰老来完全解释时,都应及时到医院就诊,排查缺血性脑血管病,因为老年人对疾病的耐受能力相对较差,病情进展可能较快。
三、紧急情况的就医处理要点
尽快就医:一旦出现上述需要就医的情况,应尽快前往有救治能力的医疗机构,最好选择能开展脑卒中急诊救治的医院。在转运过程中,要让患者保持安静,避免颠簸,若患者有呕吐,应将其头部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窒息。对于有条件的患者,可呼叫急救车,在转运途中医护人员也能进行初步的生命体征监测和急救处理。对于特殊人群,如儿童虽然缺血性脑血管病相对少见,但若儿童有相关高危因素(如先天性血管畸形等)出现疑似症状时,同样要争分夺秒送医,因为儿童脑部发育尚不成熟,缺血性脑血管病对其影响可能更为严重,早期干预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