妊娠合并尿路感染会出现尿频、尿急、尿痛、发热、腰痛及尿液异常等表现,尿频是因尿道短直、子宫压迫及炎症刺激致膀胱频繁收缩;尿急是炎症使膀胱逼尿肌功能失调且子宫压迫加重所致;尿痛是病原体侵袭尿道黏膜致排尿时受刺激;发热是严重感染引发炎症反应致体温调节中枢紊乱;腰痛是感染蔓延或累及肾脏使肾脏包膜受牵拉;尿液异常包括外观混浊、血尿及气味异常,与炎症致组织破坏有关,孕妇需及时就医,注意个人卫生、多喝水、避免憋尿等。
影响因素:女性尿道短而直,妊娠期间子宫增大可能压迫膀胱,使得膀胱容量减小,加上尿路感染时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导致膀胱频繁收缩,从而引发尿频症状。孕妇的年龄一般不直接影响尿频的发生,但随着孕周增加,子宫对膀胱的压迫会逐渐加重,尿频可能更明显。
尿急
具体表现:孕妇会突然产生强烈的排尿欲望,且很难控制,往往来不及到达厕所就会有尿液不自主排出的情况。比如,正在进行其他活动时,突然感觉必须立刻排尿,若不能及时找到厕所,就会出现尿失禁现象。
影响因素:尿路感染导致膀胱黏膜处于敏感状态,炎症介质刺激膀胱逼尿肌,使得膀胱收缩功能失调,引发尿急。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对膀胱的压迫进一步加重了这种膀胱功能的紊乱,使得尿急症状更为突出。
尿痛
具体表现: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孕妇会感到尿道部位有疼痛不适的感觉,疼痛性质可为刺痛、灼痛等。例如,排尿开始时尿道就有明显刺痛感,或者排尿结束后仍有尿道灼热样疼痛。
影响因素:尿路感染时,细菌等病原体侵袭尿道黏膜,造成黏膜损伤,在排尿时尿液刺激受损的黏膜,就会产生尿痛。妊娠期间由于激素水平变化和生理结构改变,孕妇自身抵抗力相对下降,更容易发生尿路感染,进而出现尿痛症状,且随着感染程度加重,尿痛可能更明显。
发热
具体表现:部分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孕妇会出现体温升高的情况,体温可达到38℃甚至更高。比如,测量体温发现体温在38.5℃左右,同时可能伴有寒战等症状。
影响因素:当尿路感染较为严重时,细菌等病原体在体内引发炎症反应,炎症介质会引起体温调节中枢功能紊乱,导致发热。孕妇在妊娠期间免疫系统相对调整,感染后身体的炎症反应可能相对更易引起发热,而且如果感染未能及时控制,发热可能持续存在。
腰痛
具体表现:孕妇会感觉腰部有酸痛、胀痛等不适,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可能只是轻微酸胀,有的则较为严重,影响日常活动。例如,弯腰、久坐或久站后腰痛症状可能加重。
影响因素:肾脏位于腰部,当泌尿系统发生感染时,炎症可能蔓延至肾脏周围组织,或者感染向上蔓延累及肾脏,引起肾脏包膜受牵拉,从而导致腰痛。妊娠中晚期子宫增大,可能会使肾脏位置发生一定改变,加上感染因素,更容易出现腰痛症状。
尿液异常
外观异常:尿液可能会变得混浊,呈现出云雾状,这是因为尿液中含有大量白细胞、细菌等炎性物质。还可能出现血尿,尿液颜色呈红色,这是由于尿路感染导致尿道或膀胱黏膜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所致。
气味异常:部分孕妇的尿液会有异常气味,比如出现氨臭味等,这是因为尿路感染时细菌分解尿液中的成分产生了特殊气味物质。
影响因素:尿路感染时,泌尿系统内炎症反应导致组织破坏,出现细胞、细菌等成分,使得尿液外观和气味改变。妊娠期间孕妇的身体代谢等情况与非妊娠时有所不同,感染发生时尿液的异常变化可能更为明显,而且随着感染程度不同,尿液异常的表现程度也会有差异。
对于妊娠合并尿路感染的孕妇,应及时就医,医生会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诊断和处理。同时,孕妇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外阴清洁,多喝水,增加排尿次数,以帮助冲洗尿道,减轻感染症状。在日常生活中,要避免憋尿,穿着宽松舒适的衣物,减少对会阴部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