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道感染的原因包括细菌感染(如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变形杆菌等)、不洁性行为(如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感染)、尿道梗阻(如前列腺增生、尿道结石)、机体免疫力低下(如患有基础疾病、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医源性因素(如导尿操作、尿道器械检查)。
一、细菌感染
1.大肠杆菌:是男性尿道感染最常见的病原菌之一,肠道中的大肠杆菌可通过尿道口逆行进入尿道引发感染,尤其在男性不注意个人卫生,如不经常清洗会阴部时,更容易发生。男性若存在尿道结构异常,如尿道狭窄等情况,会使大肠杆菌更易在局部定植繁殖,导致感染。
2.金黄色葡萄球菌:可通过皮肤伤口等途径进入尿道引起感染,若男性有皮肤破损且接触到被金黄色葡萄球菌污染的物品后未及时清洁,细菌就可能侵入尿道引发感染。另外,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由于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更容易受到金黄色葡萄球菌的侵袭而发生尿道感染。
3.变形杆菌:在尿道中定植后,会破坏尿道黏膜的完整性,从而引发感染。长期留置导尿管的男性,变形杆菌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因为导尿管为细菌提供了附着和繁殖的场所,使得变形杆菌容易在尿道内生长繁殖导致感染。
二、不洁性行为
1.淋病奈瑟菌感染:与感染淋病奈瑟菌的性伴侣发生无保护性行为后,男性很容易感染淋病,出现尿道脓性分泌物、尿痛等尿道感染症状。这种感染在有多个性伴侣或不注意安全性行为的男性群体中较为高发。
2.沙眼衣原体感染:通过不洁性行为接触到沙眼衣原体后,衣原体可侵入尿道上皮细胞,引起非淋菌性尿道炎等尿道感染情况,男性会出现尿道瘙痒、轻度刺痛、少量稀薄分泌物等症状,且这类感染往往容易被忽视,因为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具有传染性。
三、尿道梗阻
1.前列腺增生: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会导致尿道狭窄、排尿不畅,尿液在尿道内潴留,为细菌的生长繁殖提供了有利环境,从而容易引发尿道感染。随着年龄的增长,前列腺增生的发生率逐渐升高,所以中老年男性尿道感染中因前列腺增生导致尿道梗阻进而引发感染的情况较为常见。
2.尿道结石:尿道内存在结石会阻碍尿液的正常排出,尿液淤积易滋生细菌,引发尿道感染。男性如果长期饮水过少、饮食习惯不良等,容易形成尿道结石,一旦结石形成就可能导致尿道梗阻相关的尿道感染问题,且结石的存在会反复刺激尿道黏膜,加重感染的程度。
四、机体免疫力低下
1.患有基础疾病:如艾滋病患者,由于免疫系统受到严重破坏,机体抵御细菌等病原体的能力大幅下降,极易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包括尿道感染,而且感染后病情往往较为严重且难以控制。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高血糖环境有利于细菌生长,同时机体的免疫功能也会受到影响,使得男性尿道感染的风险增加,并且感染后伤口愈合等也相对困难。
2.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一些患有自身免疫性疾病需要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的男性,如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等免疫抑制剂,会抑制机体的免疫反应,使身体对细菌等病原体的抵抗力减弱,容易发生尿道感染,且感染后可能出现症状不典型等情况,增加了诊断和治疗的难度。
五、医源性因素
1.导尿操作:在进行导尿操作时,如果操作过程中无菌观念不强,就可能将外界的细菌带入尿道,引起尿道感染。尤其是长期留置导尿管的患者,导尿管作为异物持续刺激尿道黏膜,并且为细菌提供了附着的表面,随着留置时间的延长,尿道感染的发生率会逐渐升高。
2.尿道器械检查:如进行膀胱镜检查等尿道器械操作时,可能会损伤尿道黏膜,破坏尿道的防御屏障,从而使细菌容易侵入引发感染。在检查后如果没有做好局部的护理等,也会增加尿道感染的风险,而且器械检查可能会将尿道外的细菌带入尿道内部导致感染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