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典型症状包括转移性右下腹痛、胃肠道症状(恶心呕吐、腹泻或便秘)及全身症状(发热、乏力心率增快),特殊人群表现有差异。症状与病理分型相关,单纯性阑尾炎腹痛局限、全身症状轻微,化脓性阑尾炎腹痛加剧、有压痛反跳痛等,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症状更重;儿童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等鉴别,孕妇因子宫增大阑尾位置上移,老年人症状不典型。诊断可通过体格检查(麦氏点压痛等)、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血常规、超声、CT)辅助。处理原则为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特定情况。急性腹痛患者应避免自行止痛,孕妇、老年人、儿童腹痛需及时就医并排除其他急腹症,急性阑尾炎需综合判断、早期诊断治疗以降低并发症风险,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评估。
一、急性阑尾炎的典型临床症状表现
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其典型症状与病理生理改变密切相关,主要包括以下表现:
1.腹痛
转移性右下腹痛:约70%~80%患者表现为初期上腹部或脐周疼痛,6~8小时后转移并固定于右下腹。此特征与阑尾神经支配(内脏神经→交感神经→T10~L1脊髓节段)及炎症扩散过程相关。
持续性疼痛:炎症加重时,右下腹疼痛呈持续性,可因体位改变(如咳嗽、行走)加剧,提示腹膜刺激征。
特殊人群表现:儿童因表述能力有限,可能仅表现为哭闹、蜷缩体位;老年人因反应迟钝,腹痛可能不典型,需结合体征判断。
2.胃肠道症状
恶心、呕吐:发生率约50%,多见于早期,与迷走神经兴奋或肠梗阻相关。呕吐物常为胃内容物,晚期可能含胆汁。
腹泻或便秘:部分患者因炎症刺激直肠或结肠,出现排便习惯改变,需与肠道感染鉴别。
3.全身症状
发热:体温多在37.5℃~38.5℃之间,炎症严重或穿孔时可超过39℃。
乏力、心率增快:与感染中毒反应相关,老年人可能仅表现为精神萎靡。
二、症状的病理生理基础与鉴别要点
1.症状与病理分型的关系
单纯性阑尾炎:腹痛局限,全身症状轻微,腹部压痛以麦氏点为中心。
化脓性阑尾炎:腹痛加剧,压痛、反跳痛明显,可伴发热。
坏疽穿孔性阑尾炎:突发剧烈腹痛,全腹压痛、反跳痛、肌紧张(板状腹),体温骤升,需警惕感染性休克。
2.特殊人群的鉴别
儿童:需与肠系膜淋巴结炎、梅克尔憩室炎鉴别,后者疼痛多位于脐周且无转移性。
孕妇:子宫增大导致阑尾位置上移,腹痛可能位于右上腹或腰部,需结合超声检查。
老年人:症状不典型,可能仅表现为低热、腹胀,需警惕延误诊断。
三、诊断辅助与处理原则
1.体格检查重点
麦氏点压痛:脐与右髂前上棘连线中外1/3交界处压痛最具特异性。
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腰大肌试验、闭孔内肌试验阳性可辅助诊断。
2.实验室与影像学检查
血常规:白细胞计数(WBC)>10×10/L,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75%)。
超声:阑尾直径>6mm,壁增厚>3mm,周围渗出为典型表现。
CT:对复杂病例(如肥胖患者、后位阑尾)诊断价值更高,可显示阑尾周围脓肿或穿孔征象。
3.处理原则
手术治疗:首选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
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早期单纯性阑尾炎、全身情况差不能耐受手术者,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四、温馨提示
1.急性腹痛患者应避免自行使用止痛药物,以免掩盖病情。
2.孕妇出现腹痛需立即就医,因阑尾炎穿孔可能导致流产或早产。
3.老年人腹痛需警惕基础疾病(如糖尿病、心血管病)的影响,及时就诊。
4.儿童腹痛伴发热需排除其他急腹症(如肠套叠、卵巢扭转),切勿延误治疗。
急性阑尾炎的典型症状具有特征性,但需结合病史、体征及辅助检查综合判断。早期诊断与及时治疗可显著降低并发症风险,特殊人群需个体化评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