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尿潴留的病因分为机械性梗阻和动力性梗阻。机械性梗阻包括前列腺疾病(良性前列腺增生、前列腺癌)、尿道疾病(尿道狭窄、尿道结石)、膀胱颈梗阻性疾病(膀胱颈挛缩、盆腔肿瘤压迫);动力性梗阻包括神经源性因素(中枢及周围神经系统病变)、药物因素(抗胆碱能药物、α-受体阻滞剂)、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精神因素、生活方式因素(长时间憋尿、寒冷刺激)。
一、机械性梗阻
1.前列腺疾病
良性前列腺增生:是引起男性老年人急性尿潴留最常见的原因。随着年龄增长,前列腺体积逐渐增大,压迫尿道,导致尿道狭窄,尿液排出受阻。男性35岁以后前列腺可有不同程度的增生,50岁以后出现临床症状,随着年龄增加,发病率逐渐升高。
前列腺癌:前列腺癌肿瘤增大可能会压迫尿道,引起尿道梗阻,从而导致急性尿潴留。在老年男性中,前列腺癌的发病率也会随着年龄增加而上升。
2.尿道疾病
尿道狭窄:多因尿道损伤修复后、尿道感染后或先天性尿道狭窄等原因引起。例如,尿道损伤后未得到规范治疗,形成瘢痕性尿道狭窄,使得尿道管径变窄,尿液通过受阻,引发急性尿潴留。
尿道结石:尿道内的结石会堵塞尿道,阻碍尿液排出。尿道结石可来自肾、输尿管或膀胱,停留于尿道内导致梗阻。
3.膀胱颈梗阻性疾病
膀胱颈挛缩:可由慢性炎症等原因引起,膀胱颈部位的肌肉组织增生、纤维化,导致膀胱颈口狭窄,尿液排出困难。常见于慢性膀胱炎患者,长期炎症刺激可引发膀胱颈挛缩。
盆腔肿瘤:如子宫肌瘤、卵巢囊肿等盆腔内的肿瘤增大到一定程度时,可能会压迫膀胱颈部或尿道,引起梗阻,导致急性尿潴留。尤其在女性中,盆腔肿瘤对膀胱的压迫较为常见。
二、动力性梗阻
1.神经源性因素
中枢神经系统病变:如脑出血、脑梗死、脊髓肿瘤、脊髓损伤等。这些病变可影响控制膀胱的神经传导通路,导致膀胱逼尿肌功能障碍。例如,脊髓损伤患者,损伤平面以下的神经功能受损,可出现膀胱逼尿肌无反射或收缩无力,从而引起尿潴留。
周围神经系统病变:糖尿病性神经病变是常见的周围神经系统病变,可导致支配膀胱的神经功能受损,影响膀胱的收缩和舒张功能。糖尿病患者如果血糖控制不佳,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神经纤维,其中就包括支配膀胱的神经,进而引发尿潴留等膀胱功能障碍。
2.药物因素
抗胆碱能药物:如阿托品、莨菪碱等,这类药物会抑制膀胱逼尿肌的收缩,导致膀胱逼尿肌松弛无力,尿液排出困难。老年人如果患有青光眼等疾病,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时需谨慎,因为容易诱发急性尿潴留。
α-受体阻滞剂:在治疗前列腺增生时,非选择性的α-受体阻滞剂如果使用不当,可能会导致膀胱颈部和尿道括约肌松弛过度,引起急性尿潴留。但在规范使用治疗前列腺增生的α-受体阻滞剂时,一般是在医生指导下根据患者情况调整剂量,不过仍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这种情况。
3.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
严重的低血钾可影响神经肌肉的兴奋性,包括膀胱逼尿肌的功能。当血钾水平过低时,膀胱逼尿肌收缩无力,导致尿液潴留。例如,长期腹泻、呕吐或使用排钾利尿剂等情况可能导致低血钾,进而引发急性尿潴留。
4.精神因素
突然的精神紧张、焦虑、惊吓等精神因素可能会引起暂时性的膀胱括约肌痉挛,导致排尿困难,引发急性尿潴留。例如,一些人在突然的紧张环境下,可能会出现无法排尿的情况。
5.生活方式因素
长时间憋尿:经常长时间憋尿会使膀胱过度充盈,膀胱逼尿肌功能受损,最终可能导致急性尿潴留。例如,一些工作繁忙的人,为了减少上厕所的次数而长时间憋尿,增加了患急性尿潴留的风险。
寒冷刺激:寒冷环境可导致交感神经兴奋,使膀胱逼尿肌收缩力减弱,同时尿道括约肌可能痉挛,从而引起排尿困难,诱发急性尿潴留。老年人对寒冷刺激更为敏感,在寒冷天气时更应注意预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