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性慢性尿道炎会出现尿频(排尿次数明显增多)、尿急(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排尿)、尿痛(排尿时尿道产生疼痛)、尿道分泌物(部分患者有稀薄或脓性分泌物)、耻骨上区疼痛(耻骨上区有隐痛、胀痛等不适)、少数患者有血尿(尿液带红细胞,可镜下或肉眼)等表现,尿频受尿道炎刺激尿道黏膜等影响,尿急与尿道括约肌受炎症影响有关,尿痛因炎症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尿道分泌物由炎症刺激黏膜腺体分泌增加引起,耻骨上区疼痛与炎症波及周围组织有关,血尿由炎症致尿道黏膜毛细血管破裂等导致,年龄、生活方式等对这些表现有一定影响。
影响因素:尿道炎会刺激尿道黏膜,导致其敏感性增高,使得患者总有尿意,从而引起尿频。年龄方面,一般成年女性都可能出现,但随着年龄增长,尿道黏膜等组织功能可能会有一定变化,不过主要还是疾病本身导致。生活方式上,如果患者饮水较多但尿频更明显,说明尿道炎对排尿次数的影响较大;若有泌尿系统其他基础病史,可能会加重尿频症状。
尿急
表现:尿急是指患者一有尿意就迫不及待地需要排尿,很难控制。比如患者刚有一点尿意,就必须马上找到厕所排尿,否则就会出现急迫性排尿的情况。
影响因素:慢性尿道炎使尿道括约肌功能受到影响,炎症刺激导致尿道括约肌处于不稳定状态,容易出现尿急症状。年龄对其影响不大,主要是疾病的炎症程度决定尿急的严重程度。生活方式中,情绪紧张等可能会加重尿急感,若患者本身有神经系统方面的基础病史,可能会干扰对尿急的控制。
尿痛
表现:尿痛是指排尿时尿道产生疼痛感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可为刺痛、灼痛等。例如排尿开始时疼痛明显,或者排尿终末时疼痛较为显著,也可能全程排尿都有疼痛。
影响因素:炎症导致尿道黏膜充血、水肿,在排尿过程中,尿液刺激充血水肿的黏膜就会引起疼痛。年龄方面,不同年龄段女性慢性尿道炎患者尿痛表现可能相似,但老年女性由于可能存在尿道黏膜萎缩等情况,尿痛感受可能会有所不同。生活方式上,不注意个人卫生等可能会加重尿道炎症,从而使尿痛更明显;有尿道结石等病史的女性,合并慢性尿道炎时尿痛可能会更加复杂。
尿道分泌物
表现:部分女性慢性尿道炎患者会出现尿道分泌物,分泌物的性质可以是稀薄的、脓性的等。例如有的患者尿道口可出现少量稀薄的分泌物,晨起时可能会发现尿道口有少量黏液性分泌物结痂。
影响因素:炎症刺激尿道黏膜,导致黏膜腺体分泌增加,从而产生分泌物。年龄对尿道分泌物的影响主要在于不同年龄段女性尿道腺体等组织的功能状态不同,可能会影响分泌物的量和性质。生活方式中,不注意局部清洁等会促进分泌物的产生和积聚;有过不洁性行为等病史的女性,更易出现异常的尿道分泌物。
耻骨上区疼痛
表现:患者会感到耻骨上区有疼痛不适,疼痛可为隐痛、胀痛等。例如患者会感觉耻骨联合上方区域有持续或间歇性的疼痛。
影响因素:尿道炎症可能会波及周围组织,刺激耻骨上区的神经等,引起疼痛。年龄方面,一般各年龄段女性都可能出现,老年女性由于可能存在骨质疏松等情况,疼痛感受可能会有差异。生活方式中,长期久坐等可能会加重耻骨上区的压迫,从而使疼痛更明显;有盆腔疾病等病史的女性,合并慢性尿道炎时耻骨上区疼痛可能会更复杂。
血尿
表现:少数女性慢性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血尿,表现为尿液中带有红细胞,可呈镜下血尿或肉眼血尿。镜下血尿需要通过尿常规检查才能发现,肉眼血尿则可看到尿液呈红色。
影响因素:炎症导致尿道黏膜毛细血管破裂等,从而引起血尿。年龄对血尿的影响主要是不同年龄段女性尿道黏膜的脆弱程度不同,老年女性尿道黏膜相对脆弱,更易出现血尿。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等可能会加重尿道黏膜的损伤,使血尿更易发生;有血液系统疾病等病史的女性,合并慢性尿道炎时血尿情况可能会更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