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肝患者会出现多种症状,包括全身症状如全身乏力,消化道症状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胀,黄疸相关症状如皮肤巩膜黄染、尿色加深,肝区相关症状如肝区隐痛或胀痛,还有其他症状如肝掌、蜘蛛痣、睡眠障碍等,这些症状与肝脏功能受损、代谢紊乱、对胆红素及雌激素等的代谢调节异常以及身体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相关。
消化道症状
食欲减退:患者常常会出现食欲下降的情况,对食物缺乏兴趣,食量明显减少。这是因为肝脏是参与消化代谢的重要器官,乙肝病毒感染导致肝脏受损后,会影响胆汁的分泌和排泄,进而影响食物的消化和吸收,从而引起食欲减退。儿童患者若出现食欲减退,可能会影响生长发育;女性患者可能会因为饮食摄入不足影响自身营养状况;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熬夜的患者,肝脏修复本就受影响,再加上食欲减退,会进一步加重身体的不良状况。
恶心呕吐:部分慢性乙肝患者会出现恶心甚至呕吐的症状,尤其是在进食油腻食物后,症状可能会加重。这是由于肝脏功能异常,导致胃肠道的消化功能紊乱,胆汁分泌异常等多种因素综合作用引起的。儿童患者出现恶心呕吐可能会导致脱水等情况,需要特别关注;女性患者若频繁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身体的电解质平衡等;有吸烟史的患者,烟草中的有害物质会加重肝脏负担,也可能使恶心呕吐等消化道症状更明显。
腹胀:患者可能会感觉腹部胀满不适,这与胃肠道的消化吸收功能紊乱以及肝脏对腹腔内环境的调节作用异常有关。比如胃肠道蠕动减慢,气体积聚等都可能导致腹胀的发生。儿童腹胀可能会影响其进食后的舒适度;女性患者腹胀可能会影响穿着等日常生活;有久坐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胃肠蠕动本身相对缓慢,再加上乙肝影响,更容易出现腹胀。
黄疸相关症状
皮肤巩膜黄染:当乙肝患者病情较重时,可能会出现皮肤和巩膜发黄的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对胆红素的代谢功能出现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上引起黄疸。儿童出现黄疸时,家长要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等情况;女性患者皮肤巩膜黄染可能会影响外观,给心理带来一定压力;有肝炎家族史的患者,本身患病风险较高,出现黄疸时要及时就医排查病情。
尿色加深:患者的尿液会变得颜色加深,呈浓茶色等,这也是由于胆红素代谢异常,血液中胆红素增多,经肾脏排泄时使尿液颜色改变。儿童尿色加深要注意与其他可能导致尿色改变的因素鉴别;女性患者尿色加深可能提示肝脏病变加重等情况;有既往乙肝病史且不规律治疗的患者,尿色加深更要警惕病情进展。
肝区相关症状
肝区隐痛或胀痛:患者的右上腹肝脏区域可能会出现隐痛或胀痛的感觉,疼痛程度不一,有的患者可能只是偶尔感觉到,有的则会持续存在。这是因为肝脏发炎肿大,刺激了肝包膜上的神经引起疼痛。儿童肝区不适可能表述不清晰,需要家长仔细观察其行为变化;女性患者肝区疼痛可能会影响日常的体位等;有肥胖等生活方式的患者,肝脏脂肪变性等情况可能与乙肝叠加,加重肝区不适。
其他症状
肝掌和蜘蛛痣:部分慢性乙肝患者可能会出现肝掌,表现为手掌大鱼际、小鱼际部位发红;还可能出现蜘蛛痣,即皮肤上出现一个红色的中心点,周围有呈辐射状的小血管分支,形似蜘蛛。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的。儿童出现肝掌和蜘蛛痣相对较少见,若出现需重视;女性患者出现肝掌和蜘蛛痣可能会关注自身形象问题;有过度劳累等情况的患者,会加重肝脏的负担,可能使肝掌和蜘蛛痣更明显。
睡眠障碍:一些慢性乙肝患者可能会存在睡眠障碍,如入睡困难、睡眠浅、易惊醒等。这可能与身体的不适症状、心理压力等多种因素有关。儿童睡眠障碍可能影响生长激素分泌,不利于生长发育;女性患者睡眠障碍可能会影响内分泌等,进而影响身体的整体状态;有焦虑等心理状态的患者,本身就容易睡眠不佳,再加上乙肝病情,会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