腺性膀胱炎可引起尿路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与膀胱黏膜受炎症刺激有关,女性及长期憋尿、有泌尿系统基础病史者更易出现)、血尿(肉眼或镜下血尿,因炎症致膀胱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或病变组织侵犯血管)、排尿困难(排尿起始慢、费力等,因膀胱内病变组织增生或炎症致膀胱颈部挛缩,老年、女性特殊病变位置、久坐、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者易出现)、下腹部不适(下腹部隐痛、胀痛,与膀胱炎症刺激周围组织有关,儿童表达不同、女性需与妇科疾病鉴别、长期精神紧张及有肠道疾病病史者需综合考虑)。
一、尿路刺激症状
腺性膀胱炎患者常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主要表现为尿频、尿急、尿痛。尿频是指排尿次数明显增多,患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排尿的感觉,白天可能排尿十余次甚至更多,夜晚也可能因频繁排尿而影响睡眠。尿急是指患者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常常突然就有要排尿的急迫感,有时甚至来不及到达厕所就会出现尿失禁的情况。尿痛则是在排尿过程中或排尿后,尿道或耻骨上区、会阴部出现疼痛,疼痛性质可为烧灼感或刺痛等。这种尿路刺激症状的发生与膀胱黏膜受到炎症刺激有关,炎症导致膀胱黏膜敏感性增高,从而引发一系列排尿相关的异常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出现尿路刺激症状,但一般来说,女性由于尿道短等生理特点相对更易出现此类症状。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如长期憋尿的人群,更容易诱发膀胱黏膜的炎症反应,加重尿路刺激症状。而有泌尿系统基础病史的患者,如既往有尿路感染等病史,患腺性膀胱炎时尿路刺激症状可能更明显且更难缓解。
二、血尿
部分腺性膀胱炎患者会出现血尿症状。血尿可表现为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肉眼血尿是指尿液外观呈血色,可呈洗肉水样、浓茶色等;镜下血尿则需要通过尿液检查,在显微镜下发现红细胞增多。血尿的发生机制主要是炎症病变导致膀胱黏膜血管通透性增加,或者病变组织侵犯血管,使得红细胞渗出到尿液中。不同年龄的患者血尿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出现血尿时家长往往能更直观发现尿液颜色变化,而成年患者可能更关注自身排尿时的感觉。女性患者血尿可能与生理周期等因素有时会有混淆,但腺性膀胱炎导致的血尿一般与月经无关。有吸烟等不良生活方式的患者,其膀胱黏膜长期受到有害物质刺激,更容易出现血管病变,进而增加血尿发生的概率。有泌尿系统结石等病史的患者,合并腺性膀胱炎时血尿可能会更复杂,需要仔细鉴别诊断。
三、排尿困难
少数腺性膀胱炎患者会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起始缓慢、排尿费力、尿线变细、射程变短等,严重时可能出现尿潴留。其发生原因可能是膀胱内病变组织增生,堵塞尿道内口,或者炎症导致膀胱颈部挛缩等。不同年龄的患者排尿困难的表现程度可能不同,老年患者由于本身可能存在前列腺增生等基础问题,合并腺性膀胱炎时排尿困难可能会更明显。女性患者一般不存在前列腺增生问题,但如果膀胱内病变位置特殊,也可能出现排尿困难。生活方式中久坐等习惯可能会加重盆腔充血,对于腺性膀胱炎患者,可能会进一步影响排尿功能,导致排尿困难症状加重。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的患者,可能会因神经调节异常影响排尿功能,在合并腺性膀胱炎时更容易出现排尿困难的情况。
四、下腹部不适
患者还可能出现下腹部不适的症状,表现为下腹部隐痛、胀痛等。这种不适可能持续存在,也可能在排尿后有所加重或缓解。下腹部不适的产生与膀胱炎症刺激周围组织有关,炎症引起膀胱周围组织的反应性炎症或牵扯痛等。不同年龄的患者对下腹部不适的感受和描述可能略有差异,儿童患者可能不太能准确表达下腹部的不适,更多表现为哭闹、烦躁等异常行为。女性患者下腹部不适可能需要与妇科疾病进行鉴别,但腺性膀胱炎导致的下腹部不适一般与妇科疾病的疼痛特点有所不同。长期精神紧张等不良心理状态的患者,可能会对下腹部不适的感受更加敏感,放大不适的感觉。有肠道疾病病史的患者,下腹部的不适可能需要综合考虑肠道和膀胱的情况,进行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