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精性肝炎患者需从戒酒、合理饮食、休息与运动、定期复查、预防感染等方面进行综合管理。严格戒酒;合理饮食要营养均衡、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充足休息且病情稳定时适度运动;定期进行肝功能和腹部超声等检查;注意个人卫生、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预防感染。
一、戒酒
酒精性肝炎患者首要的是严格戒酒,酒精会持续损伤肝脏,加重肝炎病情。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患有酒精性肝炎,都必须彻底杜绝酒精摄入,包括各种含酒精的饮品,如白酒、啤酒、红酒等,因为酒精进入人体后90%以上通过肝脏代谢,会直接毒害肝细胞,影响肝脏正常功能。
二、合理饮食
1.营养均衡
热量供应:保证充足的热量摄入,一般成年人每日每千克体重约需30-35千卡热量,可通过摄入谷类食物等提供,以维持机体正常代谢,避免因热量不足导致蛋白质过度分解,加重肝脏负担。对于儿童患者,需根据其年龄、体重等精准计算热量需求,确保生长发育不受影响。
蛋白质补充:适量增加优质蛋白质的摄入,如瘦肉、鱼类、蛋类、奶制品、豆制品等。蛋白质每日摄入量可占总热量的15%-20%,优质蛋白质中的氨基酸模式与人体组织蛋白质氨基酸模式较接近,利于肝脏修复。但对于合并肝性脑病倾向的患者,需限制蛋白质摄入,应遵循医生指导调整。
维生素补充:多吃新鲜蔬菜和水果,提供丰富的维生素,如维生素B族参与肝脏代谢,维生素C、维生素E等具有抗氧化作用,可减轻肝脏炎症损伤。例如,每日应保证500克左右的新鲜蔬菜摄入,种类应多样化,水果可选择1-2种,如苹果、橙子等。
2.避免高脂肪、高糖食物:减少油炸食品、动物内脏、甜食等的摄入。高脂肪食物会加重肝脏代谢脂肪的负担,高糖食物易转化为脂肪在体内堆积,不利于肝脏健康。对于肥胖的酒精性肝炎患者,控制脂肪和糖的摄入有助于减轻体重,改善肝脏脂肪变性情况。
三、休息与运动
1.充足休息
成年人:保证每日7-8小时的睡眠时间,中午可适当午休30分钟-1小时,让肝脏得到充分休息,利于肝细胞修复。劳累会使机体免疫力下降,加重肝脏损伤,所以要避免过度劳累,如长时间工作、剧烈运动后不适当的劳累等情况。
儿童患者:儿童正处于生长发育阶段,更需要充足睡眠,学龄儿童每日睡眠时间应不少于10小时,保证肝脏在夜间代谢等生理活动顺利进行,促进身体恢复。
2.适度运动:病情稳定时可进行适度运动,如散步、太极拳等。运动强度以微微出汗、不感到疲劳为宜,每周可进行3-5次,每次20-30分钟。运动有助于增强机体免疫力,但要避免剧烈运动,剧烈运动可能会使身体处于应激状态,反而对肝脏不利。例如,年轻患者可选择慢跑等适度运动,但要根据自身身体状况调整运动强度;老年患者则更适合轻柔的运动方式。
四、定期复查
1.检查项目: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包括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胆红素、白蛋白等指标,了解肝脏炎症活动情况和合成功能;还需进行腹部超声检查,观察肝脏形态、大小及有无肝硬化等情况。一般建议每月复查一次肝功能,每3-6个月进行一次腹部超声检查。对于病情不稳定的患者,可能需要更频繁的检查。
2.特殊人群注意事项:老年患者身体机能衰退,复查时要密切关注各项指标变化,因为其肝脏储备功能下降,病情变化可能更隐匿;儿童患者在复查时要注意检查对生长发育的影响,如肝功能指标是否影响蛋白质合成从而影响身高、体重增长等情况,及时根据复查结果调整治疗和生活注意事项。
五、预防感染
1.个人卫生: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保持居住环境清洁。酒精性肝炎患者免疫力相对较低,容易发生感染,手部是病菌传播的重要途径,所以要养成良好的洗手习惯,如在接触食物前、便后等都要认真洗手。居住环境要定期通风换气,保持室内空气清新。
2.避免去人员密集场所:在流感高发季节或疫情期间,尽量避免去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超市、电影院等,减少感染病菌的机会。对于儿童患者,家长要格外注意避免其接触感染源,因为儿童免疫力相对更弱,感染后可能会加重肝脏负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