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折手术会不会影响血糖
骨折手术因属应激状态会使血糖升高,不同人群如老年、糖尿病、儿童患者在手术时血糖变化有差异,术中及术后监测血糖很重要,可通过术前评估准备、术中管理、术后监测护理等措施降低骨折手术对血糖的不良影响。
一、骨折手术本身对血糖的影响机制
骨折手术属于应激状态,机体在应激情况下,会通过神经-内分泌系统的调节,促使肾上腺素、皮质醇等应激激素分泌增加。这些激素会拮抗胰岛素的作用,导致血糖升高。例如,大量研究表明,手术创伤引起的应激反应可激活下丘脑-垂体-肾上腺轴,使皮质醇分泌显著增多,皮质醇能够抑制外周组织对葡萄糖的摄取和利用,同时促进肝糖原异生,从而导致血糖水平升高。
二、不同人群骨折手术时血糖变化的差异
老年人群:老年人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胰岛素抵抗和糖代谢调节功能减退。在骨折手术应激下,老年患者血糖波动可能更为明显。一方面,老年人本身胰岛功能可能有所下降,对应激状态下血糖的调节能力减弱;另一方面,老年人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2型糖尿病等,这使得骨折手术时血糖的管理更为复杂。例如,有研究发现,老年骨折患者在手术过程中血糖升高的幅度可能大于中青年患者,且术后血糖恢复正常的时间可能更长。
糖尿病患者:对于本身患有糖尿病的骨折患者,手术前血糖控制情况至关重要。如果术前血糖控制不佳,手术应激会进一步打乱血糖的稳定状态,可能导致血糖大幅波动。高血糖状态会增加手术感染的风险,影响伤口愈合等。而如果术前血糖控制较好,手术应激引起的血糖升高相对可能在可控范围内,但仍需要密切监测和调整。例如,糖尿病患者在骨折手术前需要将血糖尽量控制在相对稳定且合适的水平,如空腹血糖控制在7mmol/L左右,餐后血糖控制在10mmol/L左右,以降低手术相关风险。
儿童人群:儿童骨折手术时,虽然应激反应引起的血糖变化机制与成人有相似之处,但由于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内分泌系统调节功能与成人不同。一般来说,儿童对手术应激的血糖反应可能相对较为敏感,但由于儿童机体代偿能力相对较强,在短时间内血糖波动可能在一定范围内。不过,仍需要关注儿童骨折手术前后的血糖变化,尤其是有基础疾病或特殊情况的儿童,如先天性代谢疾病等相关的儿童,更要密切监测血糖,因为其糖代谢调节可能存在特殊问题。
三、骨折手术中及术后血糖监测的重要性
在骨折手术中及术后需要密切监测血糖,通过持续血糖监测可以及时发现血糖的异常变化。例如,在手术过程中每0.5-1小时监测一次血糖,术后根据患者情况增加监测频率。及时发现血糖异常后,能够采取相应措施进行调整。如果血糖过高,可根据情况考虑使用胰岛素等进行调整,但要遵循医疗规范和患者的具体情况。同时,通过监测血糖可以评估手术应激对患者糖代谢的影响程度,为进一步的治疗和护理提供依据。
四、降低骨折手术对血糖不良影响的措施
术前评估与准备:对于骨折患者,尤其是合并糖尿病或有糖代谢异常风险的患者,术前要进行全面的糖代谢评估,包括空腹血糖、糖化血红蛋白等检查,以了解患者基础糖代谢状态。对于糖尿病患者,要优化血糖控制方案,使血糖稳定在合适范围。同时,要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让患者了解手术应激可能对血糖产生的影响,配合术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术中管理:在手术过程中,要尽量减少创伤程度,缩短手术时间,以减轻应激反应。对于血糖的监测要持续且密切,根据血糖变化及时与麻醉科、内分泌科等多学科团队沟通,采取适当的措施维持血糖稳定。例如,如果出现血糖升高,可在医生指导下考虑小剂量胰岛素静脉输注等方法,但要严格遵循医疗操作规范。
术后监测与护理:术后继续密切监测血糖,一般每1-2小时监测一次,根据血糖情况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要关注患者的伤口愈合情况、感染风险等,因为血糖异常会影响这些方面。对于老年患者和儿童患者,要给予特殊的护理关注,老年患者要注意预防术后并发症,儿童患者要注重其生长发育相关的代谢影响。此外,合理的术后营养支持也很重要,在保证能量供应的同时,要注意碳水化合物的合理摄入,以维持血糖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