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患者需从多方面预防糖尿病足,包括控制血糖(合理用药、生活方式干预)、足部检查与护理(每日检查、保持清洁、选合适鞋袜)、避免足部受伤(正确修剪指甲、防止烫伤冻伤、避免行走受伤)、控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控制血压、血脂),特殊人群如老年和儿童糖尿病患者有各自足部护理注意事项。
一、控制血糖
1.合理用药:糖尿病患者应遵循医嘱规范使用降糖药物,如口服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等,将血糖控制在目标范围内。研究表明,良好的血糖控制可显著降低糖尿病足的发生风险。例如,糖化血红蛋白应尽量控制在7%以下(具体目标需根据患者个体情况由医生制定),通过稳定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对血管和神经的损害。
2.生活方式干预: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有助于血糖控制,包括合理饮食,控制碳水化合物、脂肪和糖分的摄入,多吃蔬菜、全谷物等;适量运动,如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像快走、慢跑等,运动可促进血液循环,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帮助控制血糖。
二、足部检查与护理
1.每日足部检查:糖尿病患者应每天检查双脚,观察足部皮肤有无破损、红肿、水疱、裂口等情况。对于视力不佳或行动不便的患者,更要仔细检查,可以借助镜子等工具辅助检查。例如,发现足部有微小的破损,若不及时处理可能会发展成严重的足部问题。
2.保持足部清洁:每天用温水(水温不宜过高,37℃-40℃为宜)清洗双脚,清洗后用柔软的毛巾轻轻擦干,尤其是脚趾间要保持干燥。避免使用刺激性强的肥皂,以免损伤足部皮肤。对于老年人皮肤较为干燥的情况,擦干后可适当涂抹无刺激性的润肤霜,但要注意不要涂抹在脚趾间。
3.选择合适的鞋袜:穿着宽松、舒适、透气性好的鞋袜,避免穿紧身、过硬的鞋子,防止脚部受到挤压。鞋子应选择前部宽敞的款式,防止脚趾受到压迫。袜子要选择棉质、柔软、吸汗的,每天更换袜子,保持足部干爽。对于糖尿病足高危人群,如已有神经病变或血管病变的患者,可能需要定制特殊的减压鞋垫等辅助器具来保护足部。
三、避免足部受伤
1.正确修剪指甲:定期修剪指甲,但要注意不要剪得太短,应将指甲修剪成平齐的形状,避免修剪过短损伤甲周组织引发感染。对于视力不好的患者,可请家人协助修剪指甲。
2.防止烫伤冻伤:使用热水袋、电热毯等取暖时要注意温度,避免足部直接接触过热的物体导致烫伤。在寒冷天气要注意足部保暖,但要避免使用电热宝等直接放在脚部取暖,防止冻伤。
3.避免行走时受伤:尽量不要赤足行走,尤其是在户外有尖锐物体的环境中。行走时要注意地面状况,避免踢到硬物。对于有足部感觉减退的患者,更要格外小心,因为感觉减退可能使患者无法及时察觉足部的微小损伤。
四、控制其他相关危险因素
1.控制血压:高血压会增加糖尿病患者发生血管病变的风险,进而影响足部的血液供应。糖尿病患者应将血压控制在140/90mmHg以下,如果合并有肾病等情况,血压控制目标可能更严格(如130/80mmHg以下),通过服用降压药物等方式控制血压。
2.控制血脂:高血脂会导致血管粥样硬化,影响足部血液循环。患者应通过饮食控制和必要时的药物治疗来控制血脂水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等指标控制在目标范围内,如对于没有心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应低于2.6mmol/L,合并心血管疾病时应低于1.8mmol/L等。
五、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1.老年糖尿病患者:老年糖尿病患者往往合并有其他慢性疾病,如动脉硬化等,足部护理更要精细。除了常规的足部检查、清洁、选鞋等护理外,由于老年患者感觉功能可能进一步减退,更要加强对足部温度、压力等变化的监测,家人应协助老年患者做好足部的日常护理工作,定期带老年患者进行足部相关的检查。
2.儿童糖尿病患者:儿童糖尿病患者处于生长发育阶段,在足部护理上要注意选择适合儿童足部生长的鞋子和袜子,避免因鞋子不合适影响足部发育。同时,要加强对儿童的健康教育,让儿童了解足部护理的重要性,教导儿童正确的足部检查和护理方法,家长要监督儿童养成良好的足部护理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