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在运动症状方面有静止性震颤、肌强直、运动迟缓、姿势步态异常等表现;非运动症状包括嗅觉减退、睡眠障碍、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精神障碍等;辅助检查与评估有影像学检查(脑部MRI、PET或SPECT)和神经系统检查,出现相关多种症状需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综合评估是否患病。
一、运动症状方面
1.静止性震颤:多始于一侧上肢远端,表现为拇指与屈曲的食指间呈“搓丸样”动作,安静或休息时明显,随意运动时减轻或停止,紧张时加剧,入睡后消失。不同年龄、性别人群震颤表现可能有差异,例如老年女性可能因机体机能衰退等因素使震颤表现更易受情绪等影响而加重,有帕金森病史者震颤可能随病情进展而逐渐累及其他肢体。
2.肌强直:患者肢体可感觉僵硬,被动运动关节时阻力增高,呈铅管样强直,若合并震颤则呈齿轮样强直。生活方式中长期缺乏运动可能使肌强直表现更易被忽视,不同性别在肌强直感受上可能因肌肉量等差异有一定不同,有基础疾病者肌强直可能因其他病症影响而加重。
3.运动迟缓:随意运动减少,动作缓慢、笨拙。如面部表情减少,呈现“面具脸”;书写时字体变小,称“小写症”等。年龄增长会使运动迟缓更易发生,女性在围绝经期等特殊时期因激素变化可能对运动迟缓有一定影响,生活方式久坐等可能加速运动迟缓的发展,有神经系统疾病病史者运动迟缓可能更为明显。
4.姿势步态异常:早期走路时患侧上肢摆臂幅度减小或消失,步距缩短,逐渐发展为慌张步态,行走时越走越快,难以止步。不同年龄人群姿势步态异常表现程度不同,老年人群因平衡机能下降更易出现跌倒风险,女性在穿高跟鞋等特殊着装时可能影响步态平衡,有足部疾病等生活方式相关问题者可能加重姿势步态异常。
二、非运动症状方面
1.嗅觉减退:很多帕金森病患者在疾病早期就会出现嗅觉减退或丧失,这可能是较早出现的非运动症状表现。不同年龄人群嗅觉减退的感知程度有差异,老年人群嗅觉本身随年龄衰退可能与帕金森病相关嗅觉减退混淆,女性在孕期等激素变化时期嗅觉可能有波动,有鼻部疾病病史者嗅觉减退可能影响对帕金森病相关嗅觉减退的判断。
2.睡眠障碍:常见的有入睡困难、多梦、易惊醒、快动眼睡眠行为障碍等。年龄增长使睡眠障碍在帕金森病患者中更易发生,女性在月经周期、更年期等阶段睡眠障碍可能更明显,生活方式中睡前使用电子设备等可能加重睡眠障碍情况,有睡眠呼吸暂停等病史者睡眠障碍可能与帕金森病相关睡眠障碍叠加。
3.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可出现便秘、尿频、尿急、排尿困难、体位性低血压等。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等基础疾病可能与帕金森病相关排尿困难等情况混淆,女性在绝经后可能因激素变化出现的自主神经功能相关改变与帕金森病相关表现有一定关联,生活方式中饮水过少等可能加重便秘等自主神经功能障碍表现。
4.精神障碍:如抑郁、焦虑、认知障碍等。不同年龄人群精神障碍表现形式和程度不同,老年人群认知障碍更易被认为是衰老表现而忽视,女性在情感丰富等特点下可能抑郁、焦虑表现更突出,有精神疾病既往史者帕金森病相关精神障碍可能更复杂。
三、辅助检查与评估
1.影像学检查:脑部磁共振成像(MRI)一般无特征性改变,但可排除其他脑部疾病。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或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可发现脑内多巴胺转运体功能减退等情况,对早期诊断有一定帮助。不同年龄人群脑部结构在影像学上的正常变异可能影响对帕金森病相关影像学表现的判断,女性在孕期等特殊时期MRI检查需考虑辐射等影响,有脑部手术史等病史者影像学表现可能与帕金森病混淆。
2.神经系统检查:医生通过详细的神经系统查体,如对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反射等的检查,结合患者的症状表现来综合判断是否符合帕金森病的特点。不同性别在神经系统查体时因生理结构差异可能有不同的表现解读,年龄较小的人群神经系统发育特点与成人不同,查体时需考虑其特殊性,有神经系统损伤病史者查体结果可能受既往病史影响。
如果出现上述多种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由专业医生进行综合评估以判断是否得了帕金森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