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性尿潜血的原因包括肾小球源性血尿(如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的IgA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膜性肾病,继发性肾小球疾病的狼疮性肾炎、过敏性紫癜性肾炎等)、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泌尿系统肿瘤、前列腺相关疾病等)以及其他因素(如剧烈运动、药物因素等)。
一、肾小球源性血尿
(一)原发性肾小球疾病
1.病理类型及机制
如IgA肾病,是我国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有关。患者体内产生的IgA免疫复合物在肾小球系膜区沉积,激活补体等炎症介质,导致肾小球滤过膜损伤,红细胞漏出形成尿潜血。多见于青少年,男性相对多见,常在上呼吸道感染后数小时至数日内出现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可伴有蛋白尿等。
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病理特点是肾小球上皮细胞足突融合。其发病可能与细胞免疫功能紊乱有关,免疫复合物形成后损伤肾小球滤过膜,引起血尿。
膜性肾病,好发于中老年男性,是成人肾病综合征的常见病因之一。病理表现为肾小球基底膜上皮侧免疫复合物沉积,基底膜增厚,滤过膜结构破坏,红细胞通过受损的滤过膜而出现尿潜血。
(二)继发性肾小球疾病
1.狼疮性肾炎
多见于年轻男性,系统性红斑狼疮是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女性多见,但男性也可发病。患者体内产生多种自身抗体,累及肾脏时,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引起肾小球炎症,导致滤过膜损伤,出现尿潜血,同时常伴有发热、皮疹、关节痛等多系统受累表现。
2.过敏性紫癜性肾炎
多见于儿童及青少年男性,发病前常有上呼吸道感染等前驱症状,是由于机体对某些致敏物质产生变态反应,形成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及血管壁,引起肾小球损伤,出现尿潜血,皮肤可出现紫癜,伴关节痛、腹痛等。
二、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一)泌尿系统感染
1.病因及机制
细菌感染如大肠埃希菌等引起的膀胱炎、肾盂肾炎等。细菌感染导致泌尿系统黏膜充血、水肿、糜烂,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红细胞渗出,从而出现尿潜血。男性泌尿系统感染可能与不注意个人卫生、长期留置导尿管、前列腺增生等因素有关。患者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等尿路刺激症状,部分患者可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二)泌尿系统结石
1.形成及影响
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会损伤尿路黏膜,导致黏膜出血,引起尿潜血。男性泌尿系统结石的形成与代谢异常、尿路梗阻等因素有关。如尿酸代谢异常可导致尿酸结石形成,尿路梗阻可促进结石形成。患者常表现为肾区或腹部绞痛,疼痛较为剧烈,可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
(三)泌尿系统肿瘤
1.发病特点及血尿表现
肾癌多见于中老年男性,肿瘤组织生长迅速,血供丰富,肿瘤表面的血管破裂出血,可出现尿潜血。患者常有无痛性肉眼血尿,部分患者可触及腹部肿块。膀胱癌也是男性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多为移行细胞癌,肿瘤细胞浸润膀胱黏膜,导致黏膜血管破裂出血,出现尿潜血,常表现为间歇性无痛性肉眼血尿。
(四)前列腺相关疾病
1.前列腺增生
多见于中老年男性,前列腺增生导致前列腺体积增大,压迫尿道,引起尿路梗阻,膀胱内尿液排空不畅,膀胱黏膜充血,容易出现血尿,表现为尿潜血。患者常伴有进行性排尿困难等症状,如尿频、尿急、排尿迟缓、尿线变细等。
2.前列腺炎
急性前列腺炎可由细菌感染等引起,前列腺组织充血、水肿,局部血管破裂出血,出现尿潜血,患者常伴有发热、寒战、会阴部疼痛等症状;慢性前列腺炎也可能出现血尿,与前列腺组织的慢性炎症导致的黏膜损伤有关,常伴有尿频、尿急、尿痛、会阴部不适等症状。
三、其他因素
(一)剧烈运动
1.发生机制
剧烈运动后可能出现运动性血尿,其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与肾小球缺血、血管破裂、肾静脉高压等因素有关。男性在长时间剧烈运动后,如长跑、打篮球等,可能出现尿潜血,一般休息后可逐渐缓解。
(二)药物因素
1.某些药物引起的肾损伤
如使用某些抗生素(如磺胺类抗生素)、抗肿瘤药物等,可能引起肾毒性,导致肾小管-间质损伤或肾小球损伤,出现尿潜血。男性在使用这些药物时,需要密切监测尿液情况,如有异常应及时就医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