疝气是怎么回事

来源:民福康

疝气是人体组织或器官经薄弱点等进入另一部位的现象,本质是腹腔压力增高与腹壁结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有多种类型,腹股沟疝占比最高。其病因涉及解剖学基础(如男性精索通道、腹横筋膜薄弱等)和腹腔压力动态影响(慢性咳嗽等致腹腔内压升高)。临床表现典型为可复性包块,需警惕嵌顿性疝和绞窄性疝。诊断要点包括体格检查(站立位咳嗽观察包块等)和影像学辅助诊断(超声对小儿疝气诊断准确率高,成人复杂病例可行CT三维重建)。治疗上手术是唯一根治手段,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各有优劣,补片材料选择有依据。特殊人群如婴幼儿、妊娠期女性、老年人需个体化管理。预防措施与生活管理包括危险因素控制(戒烟、治疗便秘等)、运动方式建议(术后避免举重等,可进行低强度运动,规律核心肌群训练)和定期随访(术后1年、3年、5年复查超声)。疝气诊疗需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殊人群个体化管理及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随访可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一、疝气的定义与基本病理机制

疝气是指人体组织或器官通过先天或后天形成的薄弱点、缺损或孔隙,从其正常解剖位置进入另一部位的现象。其本质是腹腔压力增高与腹壁结构缺陷共同作用的结果,可分为腹股沟疝、脐疝、切口疝等多种类型,其中腹股沟疝占比最高(约75%)。

1.腹股沟疝的解剖学基础

男性因精索穿过腹股沟管形成天然通道,且腹横筋膜在腹股沟区相对薄弱,故发病率显著高于女性(男女比例约15:1)。老年人因胶原纤维退化、肌肉萎缩导致腹壁强度下降,儿童则多因鞘状突未闭引发先天性疝。

2.腹腔压力的动态影响

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导致的排尿困难、重体力劳动等均可使腹腔内压持续升高。研究显示,每日负重超过20kg的劳动者疝气发生率是普通人群的3倍。

二、疝气的临床表现与诊断要点

典型表现为可复性包块,站立或咳嗽时出现,平卧后可消失。需警惕嵌顿性疝(包块持续存在伴疼痛)和绞窄性疝(出现肠梗阻症状),二者死亡率分别达15%和30%。

1.体格检查关键动作

嘱患者站立位咳嗽,观察包块突出情况;平卧位缓慢按压包块,判断是否可完全回纳。触诊时需注意包块质地、边界及与精索的关系。

2.影像学辅助诊断

超声检查对小儿疝气诊断准确率达98%,可清晰显示疝环大小及内容物。成人复杂病例建议行CT三维重建,明确疝囊与周围血管、脏器的解剖关系。

三、疝气的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

手术是唯一根治手段,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1岁以下婴幼儿(鞘状突可能自行闭合)或高龄、合并严重心肺疾病无法耐受手术者。

1.开放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对比

传统开放手术(如Lichtenstein术)复发率约1%~3%,但创伤较大;腹腔镜手术(TAPP/TEP术)复发率更低(0.5%~1%),术后疼痛轻、恢复快,但需全麻且费用较高。

2.补片材料的选择依据

聚丙烯补片因组织相容性好、抗感染能力强成为主流,但老年患者建议选择轻质大网孔补片以减少慢性疼痛风险。生物补片适用于污染创面,但价格昂贵且降解速度个体差异大。

四、特殊人群的疝气管理

1.婴幼儿疝气

出生后6个月内鞘状突仍有闭合可能,可暂观察。若发生嵌顿需紧急手术,研究显示嵌顿超过12小时的肠管坏死率达20%。

2.妊娠期女性

孕期激素变化导致腹壁松弛,疝气发生率增加。建议产后再行手术,但若出现嵌顿需立即手术,术中注意保护子宫及胎儿。

3.老年人

合并冠心病、糖尿病者术前需优化心肺功能,控制血糖在8mmol/L以下。术后建议使用弹力腹带2周,降低血清肿发生率。

五、预防措施与生活管理

1.危险因素控制

戒烟可降低术后咳嗽导致复发的风险;治疗便秘使排便压力从150mmHg降至50mmHg以下;前列腺增生患者需规范用药,保持排尿通畅。

2.运动方式建议

术后3个月内避免举重(>10kg)和剧烈咳嗽,可进行散步、游泳等低强度运动。研究显示,规律核心肌群训练可使腹壁强度提升30%。

3.定期随访的重要性

建议术后1年、3年、5年分别复查超声,观察补片位置及有无复发征象。出现不明原因的腹部包块或疼痛需立即就医。

疝气的诊疗需综合考虑解剖缺陷、腹腔压力及全身状况。现代手术技术已将复发率控制在极低水平,但特殊人群仍需个体化管理。通过生活方式干预和定期随访,可有效降低并发症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小儿疝气
小儿疝气是小儿外科和疝外科的最常见疾病之一,主要包括先天性的腹股沟疝和脐疝两种。小儿疝的发生主要因素是先天性因素,腹股沟疝主要是由鞘状突未关闭所致,脐疝是由于脐环不能及时缩小闭合,早产儿、低体重儿因出生时生长发育不完全所致。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走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因为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病人配合得比较差,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多的走路,而且要防止剧烈的运动,避免导致腹内压升高,表现出疝气的复发。而且,小儿疝气手术以后,半年之内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包括爬山、游泳、跑步等,也要防止小儿哭闹,因为这些都是导
最常见的腹外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最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其次,脐疝、股疝、白线疝,切口疝也较为多见。多为先天发育不良,腹壁薄弱,营养代谢不良,腹腔压力长时间增高等原因引发。建议病人就医外科进行检查,一般需要经过手术进行治疗。
手术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要根据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来决定。若是开放式腹股沟斜疝手术,常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就能喝水,8小时后一般就可以进食半流质,例如稀饭等。假如是腹腔镜微创斜疝修补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手术后必须等到排气以后才可进食。
老人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老人的疝气手术需要住院多长时间,要根据患者年龄、身体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一般疝气的手术相对比较简单,正常情况下,住院四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如果年龄比较大,疝囊也比较大,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创面渗血,导致术后血肿,可能需要住院多观察几天,一般会在一周左右出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皮下血肿,可能
什么是食管裂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肥胖的、还有女性,腹压很高,食管裂孔是膈肌上一个裂孔,是正常的食管穿膈肌的地方,老年人表现出了问题,是肌肉松弛,食管裂孔增大。前列腺增生、便秘的患者,慢性咳嗽的患者就容易表现出腹压增高以后,腹腔的胃、大网膜、结肠从食管裂孔进入到胸腔,就叫食管裂孔疝,造成原因主要是
手术后多少天恢复正常?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疝气手术以后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是患者如果要恢复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工作的话,一般要在一个月以后的时间,甚至可能还会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这个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等多个因素来决定的。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合并有糖尿病等
女孩子会得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女孩儿会得疝气。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女孩子多见得的疝气是直疝,直疝往往是因为腹壁受到的损伤,比如说外伤或者生孩子造成腹部的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破坏、肌肉松弛造成的。疝的部分多见的是肠管,经过壁层腹膜凸向腹壁的肌肉薄弱区疝象体表以外,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突起膨大的东西。初步的疝气可以回纳,叫做可复性疝,往往
男宝宝的症状是什么?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不同类型的小儿疝气有不同的症状。小儿疝气的发病率男孩较女孩高,但总体比例差异不大。男孩腹股沟斜疝的主要症状为腹股沟或阴囊处可复性肿物,腹内压升高,肿块变硬,进行触诊时出现腹痛、哭闹的症状。婴儿脐疝的症状主要表现为肚脐周围有突出和隆起,一般在脐带脱落后发病。如果脐疝出现嵌顿会导致腹痛、呕吐的发生。先天
老年人是什么症状?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老年人疝气的症状主要是腹部无痛性的肿块,可以恢复。尤其是站立和咳嗽时肿块明显,平卧可以消失。疝作为腹部常见的疾病,发病原因是因为腹内压增高,导致腹腔内的组织移位到腹腔外的临床疾病。疝内容物最常见的是小肠肠管或者是网膜。在临床上疝的临床表现,又称为可复性无痛性肿块。也就是说,在腹内压增高,比如咳嗽或者
右侧腹股沟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右侧腹股沟疝是右侧的腹股沟管区或者是直疝三角区,可看到肿大的包块,部分病人站立时右侧腹股沟区可表现出包块,平卧时肿块可自行还纳入腹腔。在疝手术后,一个月到三个月内不能做腹压增大的运动,例如负重蹲起,仰卧起坐,跑马拉松,游泳等。也不可以食用容易造成便秘的食物,如干菜。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小儿手术有风险吗
徐果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的过程可能存在一定风险,因此术前需完善相应的检查,包括心脏、肺、肝肾功检查等。检查结果合格后,方可进行手术,避免产生并发症。年龄较小的小儿疝气患者,如出生几个月的婴儿,由于心肺功能等个体发育尚未完全,一般建议住院。年龄稍大的小儿疝气患者,建议进行日间门诊手术,节省时间和资源。手术时要注意有些早产儿本身呼吸功能不全,麻醉后可能会
小儿怎么治疗
徐果 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治疗,建议一岁以内小儿可以暂时观察或者使用小儿疝气带进行治疗。当小儿一岁以后,疝气没有自愈可能,需要到当地医院普外科或者小儿外科进行手术治疗,主要做的是疝囊高位结扎术。小儿疝气又称为儿童疝气,是小儿外科常见疾病之一。因为疝块可随着病情加重而增大,疝块增大后不利于患儿身心发育,所以应该尽早实行手术治疗。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脐疝多属于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顾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脐疝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嵌顿疝、绞窄疝等并发症,表现为宝宝哭闹不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朱玲玲 主任医师
苏北人民医院 三甲
新生宝宝或者出生以后几天发现宝宝肚脐凸出触摸以后有气,是小肠从脐部膨出按压以后能够回纳对孩子没有特别影响,孩子没有感觉也没有腹痛,随着年龄增长脐疝会逐渐好转,绝大部分不要治疗在半年以内能够自愈。假如严重的脐疝皮肤有缺损或者脐环很大需要手术治疗。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