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伤风针有破伤风抗毒素、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和吸附破伤风疫苗等类型,保护时长各异。受伤后是否需再次接种破伤风针依据受伤情况(伤口污染程度、深度)和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判断,儿童、老年人等不同人群有特殊情况及处理方式,如儿童免疫系统不完善需谨慎,老年人免疫功能减退要关注接种时间,过敏人群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并依情况定是否接种疫苗建立主动免疫。
一、破伤风针的类型及保护时长
破伤风针主要包括破伤风抗毒素(TAT)、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IG)和吸附破伤风疫苗。
破伤风抗毒素:是来自马的免疫血清,一般保护期约1-2周。
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由人体血浆制备,保护期较长,可达3-4周。
吸附破伤风疫苗:属于主动免疫制剂,全程免疫后体内产生的抗体可维持10年左右。
二、受伤后是否需再次接种破伤风针的判断依据
(一)根据受伤情况判断
1.伤口污染程度
当伤口是清洁的(如非外伤性的擦伤且伤口表浅、污染程度低):若之前全程接种过吸附破伤风疫苗,且距离最后一次接种在5-10年之内,一般受伤后无需再次接种破伤风针;若距离最后一次接种超过10年,则建议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加强针。
若伤口污染严重(如被泥土、铁锈、粪便等污染的伤口):即使之前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也需要根据上次接种时间来决定。如果是全程免疫(3针基础免疫)后,5年内受伤,一般只需清洗伤口等处理即可;若超过5年,需接种破伤风疫苗加强针;若未全程免疫过,且是污染严重的伤口,则需要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并接种破伤风疫苗。
2.伤口深度
对于表浅的伤口(深度小于0.5厘米):如果既往接种破伤风疫苗情况符合上述清洁伤口的判断标准,则按照相应情况处理。
对于较深的伤口(深度大于0.5厘米):无论伤口污染程度如何,都需要更谨慎评估破伤风接种情况。若既往全程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且在5-10年之内,污染不严重的较深伤口可能只需加强伤口处理并观察;但如果是污染严重的较深伤口,即使在5-10年之内,也可能需要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并考虑接种疫苗加强针。
(二)根据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史判断
1.全程免疫过的情况
成人全程免疫是指按照0、1、6个月程序接种3针吸附破伤风疫苗。如果是成人在全程免疫后5-10年内受伤,伤口不是特别严重污染的情况下,通常无需再次注射破伤风抗毒素或人免疫球蛋白,但如果伤口污染严重或较深,可能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加强针;如果超过10年,无论伤口情况如何,都建议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加强针。
儿童全程免疫是按照3、4、5月龄和18月龄接种4针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其中包含破伤风成分)。对于儿童,若在全程免疫后5年内受伤,伤口清洁的话一般无需特殊处理破伤风接种;若伤口污染严重或较深,且距离最后一次接种超过5年,可能需要根据情况接种破伤风疫苗加强针;如果超过10年,同样建议接种吸附破伤风疫苗加强针。
2.未全程免疫过的情况
对于从未接种过破伤风疫苗的人,若受伤且伤口污染严重或较深,需要注射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如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同时要尽快按程序接种破伤风疫苗来建立主动免疫。
三、不同人群的特殊情况及处理
(一)儿童
儿童的免疫系统发育尚不完善,在受伤后对于破伤风的预防更要谨慎。如果儿童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符合全程免疫程序,在5年内受伤,伤口较浅且清洁,一般只需做好伤口清洁即可;若伤口污染严重或较深,且距离最后一次接种超过5年,需要及时到医院评估,可能需要接种破伤风疫苗加强针或注射被动免疫制剂。同时要注意儿童对破伤风抗毒素可能存在过敏风险,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相对更安全。
(二)老年人
老年人的免疫功能可能有所减退,在受伤后判断破伤风接种情况时,除了参考一般的接种史和伤口情况外,更要关注其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的具体时间。如果老年人既往全程接种过破伤风疫苗,且在10年内受伤,伤口情况需按照相应标准处理;若超过10年,不管伤口如何,都建议接种破伤风疫苗加强针,以确保机体有足够的免疫力来抵御破伤风杆菌感染。
(三)过敏人群
对于有破伤风抗毒素过敏史的人,需要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来进行被动免疫。在受伤后,首先要明确过敏史的严重程度,如果是轻度过敏(如皮疹等),可以在密切观察下使用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如果是重度过敏(如过敏性休克史),需要更加谨慎处理,可能需要在医院采取脱敏等特殊措施后使用,同时根据既往破伤风疫苗接种情况来决定是否接种破伤风疫苗建立主动免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