霉菌性尿道炎有尿道局部症状(尿道瘙痒、烧灼感、分泌物)、排尿相关症状(尿频、尿急、尿痛),少数有全身症状(发热、乏力);不同人群症状有特点,女性易与阴道霉菌炎症相互影响,孕期症状更明显,男性相对局部及排尿症状为主,老年男性症状不典型易合并其他病;需与细菌性尿道炎(分泌物性状及涂片不同)、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学检查不同)鉴别。
尿道瘙痒:患者会感觉尿道内有瘙痒不适感,这种瘙痒程度因人而异,部分患者较为明显,可能会不断想要搔抓尿道部位,但由于尿道的特殊解剖结构,搔抓并不能真正缓解瘙痒感。一般是因为霉菌在尿道内繁殖,刺激尿道黏膜神经末梢导致瘙痒。
尿道烧灼感:排尿时尿道会有灼热样的感觉,尤其是在尿液通过尿道的过程中,这种烧灼感会比较明显,可能在排尿初始到结束都有不同程度的感觉,这是由于霉菌感染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反应,使得尿道黏膜对尿液的刺激更为敏感。
尿道分泌物:可能会出现少量的稀薄分泌物,颜色多为白色,呈水样或黏液样。如果病情相对较重时,分泌物可能会变得稍黏稠。这是因为霉菌感染导致尿道黏膜的腺体分泌功能发生变化,产生异常分泌物。
排尿相关症状
尿频:患者排尿的次数会明显增多,比正常情况下排尿频率增加。这是因为尿道受到霉菌感染后,炎症刺激导致膀胱颈部受到影响,出现膀胱的频繁收缩,从而产生尿频症状,患者可能每隔一段时间就有排尿的感觉,但每次尿量可能并不多。
尿急: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一旦有尿意就必须立即排尿,否则可能会出现急迫性尿失禁的情况。这是由于尿道炎症刺激引起膀胱逼尿肌的不自主收缩,使得尿急症状明显。
尿痛:排尿时尿道有疼痛感觉,疼痛程度可轻可重,严重时可能会影响患者的排尿行为,导致患者不敢轻易排尿。尿痛是因为霉菌感染引起尿道黏膜的炎症损伤,尿液通过时刺激受损的黏膜引起疼痛。
全身症状(较少见但也有情况)
发热:少数严重的霉菌性尿道炎患者可能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轻度升高,一般在37.5℃-38.5℃左右。这是因为机体对霉菌感染产生免疫反应,炎症反应较为强烈时引起体温调节中枢的变化导致发热。不过,全身发热症状相对霉菌性尿道炎的局部症状来说出现的概率较低。
乏力:患者可能会感觉全身没有力气,精神状态不佳,这也是机体在应对霉菌感染时,全身炎症反应带来的影响,身体处于一种应激状态,消耗较多能量,从而出现乏力表现。
不同人群霉菌性尿道炎症状的特点
女性患者
女性由于尿道较短且靠近阴道等部位,霉菌性尿道炎症状可能会与阴道的霉菌性炎症相互影响。除了上述尿道局部及排尿相关症状外,可能会同时伴有阴道的瘙痒、白带增多等症状,白带多呈豆腐渣样。这是因为女性生殖系统的解剖结构特点,阴道和尿道距离较近,霉菌容易在两个部位相互传播,所以症状会有重叠情况。
孕期女性患霉菌性尿道炎时,由于孕期特殊的生理状态,机体免疫力相对较低,而且激素水平变化等因素,症状可能会相对更为明显,如尿道瘙痒、烧灼感等症状可能会更严重,同时需要特别注意,因为孕期用药需要谨慎,要在医生指导下进行治疗,以避免对胎儿产生不良影响。
男性患者
男性患者霉菌性尿道炎症状相对女性可能更侧重于尿道局部及排尿相关症状,一般全身症状较少见。但如果是有基础疾病或者免疫力低下的男性,如患有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男性,霉菌性尿道炎可能会更容易反复发作,症状也可能相对顽固。这是因为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不佳时,机体免疫力下降,有利于霉菌的生长繁殖,从而导致尿道炎反复不愈。
老年男性患者由于机体功能衰退,免疫力相对较低,患霉菌性尿道炎时,症状可能不如年轻患者典型,可能尿道瘙痒、烧灼感等症状相对较轻,但容易合并其他泌尿系统疾病,如前列腺增生等,这就需要在诊断和治疗时综合考虑,全面评估病情。
与其他类似疾病症状的鉴别
细菌性尿道炎
细菌性尿道炎也会有尿道瘙痒、尿频、尿急、尿痛等症状,但细菌性尿道炎的尿道分泌物一般是脓性的,量相对较多,而霉菌性尿道炎的分泌物多为白色稀薄或黏液样。通过尿道分泌物的涂片检查可以鉴别,细菌性尿道炎涂片镜检可见大量中性粒细胞和细菌,而霉菌性尿道炎涂片镜检可发现霉菌菌丝或孢子。
非淋菌性尿道炎
非淋菌性尿道炎主要由支原体、衣原体感染引起,症状与霉菌性尿道炎有相似之处,也有尿道瘙痒、尿频、尿急等症状,但非淋菌性尿道炎的尿道分泌物一般为浆液性或黏液性,量较少,且通过病原学检查可以区分,如支原体、衣原体的核酸检测等方法可以明确是否为非淋菌性尿道炎,而霉菌性尿道炎则可以通过查找霉菌相关病原体来确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