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人肚脐疝气怎么治

来源:民福康

成人肚脐疝气治疗需个体化,核心要点如下:诊断评估方面,成人脐疝主要表现为脐部可复性包块等,风险因素与腹压增高、腹壁薄弱等有关,需排查基础疾病;非手术治疗适用于疝环直径<2cm等轻症患者,措施包括生活方式干预、疝带使用、物理治疗;手术治疗适应证为疝环直径≥2cm等,方式有开放修补术、腹腔镜修补术及补片材料选择;特殊人群如老年、妊娠期女性、合并基础疾病者需注意相应事项;术后康复24~48小时可下床活动等,随访计划为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预防与长期管理包括避免长期负重劳动等预防措施,及高风险人群定期腹部体检等长期管理;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轻症,手术治疗为根治性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特殊人群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康复与长期随访同样重要。

一、大人肚脐疝气的诊断与评估

1.临床表现与体征

成人肚脐疝气(脐疝)主要表现为脐部可复性包块,站立、咳嗽或用力时突出,平卧后可自行回纳。部分患者可能出现局部隐痛或坠胀感,若疝内容物嵌顿(卡压),可引发急性腹痛、呕吐等肠梗阻症状。需通过体格检查确认包块质地、边界及可还纳性,必要时行超声或CT检查明确疝环大小、疝内容物性质及有无嵌顿风险。

2.风险因素评估

成人脐疝多与腹压增高(如肥胖、慢性咳嗽、便秘、前列腺增生等)、腹壁薄弱(如既往手术史、腹壁创伤)或先天解剖异常相关。年龄增长、女性多次妊娠史、长期吸烟导致的胶原代谢异常均可能增加发病风险。需详细询问病史,排查基础疾病(如肝硬化腹水、肿瘤腹膜转移等),避免漏诊潜在诱因。

二、非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措施

1.适应证

对于疝环直径<2cm、无嵌顿史、症状轻微且腹压可控的患者,可尝试非手术治疗。需严格评估患者依从性及生活习惯调整能力,避免因腹压反复升高导致治疗失败。

2.具体措施

(1)生活方式干预:控制体重(BMI<25kg/m2)、戒烟、治疗慢性咳嗽及便秘,减少腹压骤增因素。

(2)疝带使用:针对高龄或手术禁忌患者,可短期使用弹性疝带压迫疝环,需注意避免局部皮肤压迫性溃疡,且仅适用于可复性疝。

(3)物理治疗:局部腹肌锻炼(如平板支撑、桥式运动)可增强腹壁力量,但需在专业指导下进行,避免过度用力导致疝嵌顿。

三、手术治疗的适应证与方式

1.适应证

(1)疝环直径≥2cm或存在嵌顿风险。

(2)非手术治疗无效或症状持续加重。

(3)合并腹壁缺损需修复(如既往手术切口疝)。

2.手术方式选择

(1)开放修补术:适用于疝环较大或腹壁组织薄弱患者,通过缝合或补片加强腹壁。

(2)腹腔镜修补术:微创手术,适用于无严重腹腔粘连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的优势,但需全身麻醉,对心肺功能要求较高。

(3)补片材料选择:根据患者年龄、体质及经济条件,选择不可吸收聚丙烯补片或可吸收生物补片,后者术后异物反应更小,但费用较高。

四、特殊人群的注意事项

1.老年患者

需评估心肺功能及麻醉耐受性,优先选择腹腔镜手术以减少创伤。术后需加强护理,预防肺部感染及深静脉血栓。

2.妊娠期女性

妊娠期脐疝多因子宫增大压迫腹壁所致,产后可能自行缓解。若疝嵌顿需紧急手术,需注意胎儿安全及麻醉药物选择。

3.合并基础疾病者

(1)糖尿病患者:需控制血糖至<8mmol/L,减少术后感染风险。

(2)免疫抑制患者:如长期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者,需术前调整用药,降低补片感染风险。

(3)肝硬化腹水患者:需先控制腹水(如限盐、利尿),待腹围稳定后再行手术。

五、术后康复与随访

1.术后康复

(1)术后24~48小时可下床活动,但需避免剧烈咳嗽、提重物等增加腹压的行为。

(2)伤口保持干燥,定期换药,若出现红肿、渗液需及时就诊。

(3)饮食逐步过渡,从流质到半流质,再至正常饮食,避免便秘。

2.随访计划

术后1个月、3个月、6个月复查,评估伤口愈合、疝复发及补片情况。若出现术后慢性疼痛或异物感,需进一步排查补片排异或神经损伤。

六、预防与长期管理

1.预防措施

(1)避免长期负重劳动,保持正常体重。

(2)积极治疗慢性咳嗽、便秘等基础疾病。

(3)妊娠期女性可使用腹带减轻腹压。

2.长期管理

对于高风险人群(如肥胖、慢性肺病患者),需定期腹部体检,早期发现疝气。若术后复发,需评估二次手术可行性,必要时更换补片类型或手术方式。

成人肚脐疝气的治疗需个体化,结合患者年龄、症状、基础疾病及手术风险综合决策。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轻症患者,手术治疗为根治性手段,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特殊人群需加强围手术期管理,术后康复与长期随访同样重要。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腹水
正常状态下,人体腹腔内有少量液体(一般少于200ml),对肠道蠕动起润滑作用。任何病理状态下导致腹腔内液体量增加,超过200ml时称为腹水。腹水仅是一种病征,产生腹水的病因很多,比较常见的有心血管病、肝脏病、腹膜病、肾脏病、营养障碍病、恶性肿瘤腹腔转移、卵巢肿瘤、结缔组织疾病等。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小儿手术后多久可以走路?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第2天,病人就可以走路,但是需要注意的是要适量。因为小儿疝气手术以后病人配合得比较差,因此家长不要让孩子过多的走路,而且要防止剧烈的运动,避免导致腹内压升高,表现出疝气的复发。而且,小儿疝气手术以后,半年之内不可以做剧烈的运动,包括爬山、游泳、跑步等,也要防止小儿哭闹,因为这些都是导
最常见的腹外是什么?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最多见的腹外疝是腹股沟疝。其次,脐疝、股疝、白线疝,切口疝也较为多见。多为先天发育不良,腹壁薄弱,营养代谢不良,腹腔压力长时间增高等原因引发。建议病人就医外科进行检查,一般需要经过手术进行治疗。
的有效治疗方法是什么呢?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有脐疝的患儿应当保持大便的通顺,防止因为腹内压过高造成患儿症状加重。可以使用粘贴法来进行治疗。粘贴法是用两条5厘米长的胶布,一条顶端剪一小孔,另一条顶端剪窄些。粘贴时先将两条胶布分别贴在脐孔左右两侧,用手指把疝还纳回腹腔内。
手术后多久可以吃东西?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这要根据手术方式和麻醉方式来决定。若是开放式腹股沟斜疝手术,常选择腰麻或硬膜外麻醉,术后6小时就能喝水,8小时后一般就可以进食半流质,例如稀饭等。假如是腹腔镜微创斜疝修补术,在全麻下进行手术的,手术后必须等到排气以后才可进食。
肚脐突出一定是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表现出肚脐突出,不一定是脐疝,需要到医院进行检查,才能够明确是哪一种疾病。表现出肚脐凸出,既有可能是存在脐疝疾病,也有可能是存在脐部的其他疾病,比如脐膨出、脐裂或者是脐部的肿块疾病等。需要到医院做专业的检查,明确疾病的具体类型和疾病的严重程度。经过检查确诊为脐疝疾病,就需要明确疾病的严重程度,考虑是
老人手术需要住院几天?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老人的疝气手术需要住院多长时间,要根据患者年龄、身体以及术后恢复情况进行综合的判断。一般疝气的手术相对比较简单,正常情况下,住院四天左右就可以出院。如果年龄比较大,疝囊也比较大,手术的时候可能会出现创面渗血,导致术后血肿,可能需要住院多观察几天,一般会在一周左右出院。如果出现比较严重的皮下血肿,可能
什么是食管裂孔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是一种疾病,多见于老年人、肥胖的、还有女性,腹压很高,食管裂孔是膈肌上一个裂孔,是正常的食管穿膈肌的地方,老年人表现出了问题,是肌肉松弛,食管裂孔增大。前列腺增生、便秘的患者,慢性咳嗽的患者就容易表现出腹压增高以后,腹腔的胃、大网膜、结肠从食管裂孔进入到胸腔,就叫食管裂孔疝,造成原因主要是
手术后多少天恢复正常?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正常情况下,疝气手术以后大概需要7天左右的时间,便可以基本恢复正常。但是患者如果要恢复正常的活动或者是工作的话,一般要在一个月以后的时间,甚至可能还会需要更长一点的时间,这个还取决于患者的年龄,体质以及是否合并有基础疾病,手术后是否有并发症等多个因素来决定的。如果患者的年龄比较大或者是合并有糖尿病等
两个月的宝宝气怎么办?
张文同 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可以在脐部进行加压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可以在脐部进行加压。宝宝得了脐疝很多见,是由于脐环比较薄弱所致或者由于脐环没有闭锁所致,腹腔内容物会从脐环处突出从而导致了脐疝,在肚脐处会出现肿物,一般是可复性的肿物。如果患儿在两岁以内一般选择保守治疗,可以在脐部放置棉球、硬币等物体进行加压,能够防止脐部肿物出现
女孩子会得吗?
李峰 副主任医师
山东大学齐鲁医院 三甲
女孩儿会得疝气。疝气分为斜疝和直疝,女孩子多见得的疝气是直疝,直疝往往是因为腹壁受到的损伤,比如说外伤或者生孩子造成腹部的结构疏松、结缔组织破坏、肌肉松弛造成的。疝的部分多见的是肠管,经过壁层腹膜凸向腹壁的肌肉薄弱区疝象体表以外,表面看起来是一个突起膨大的东西。初步的疝气可以回纳,叫做可复性疝,往往
腹股沟为什么多见于儿童和老年人?
刘嘉林 主任医师
深圳市中医院 三甲
腹股沟疝由于发病原因决定了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第一、儿童生下来腹股沟区内环口鞘状突没有闭合,这是先天缺陷,很多人都会有,这个能达到10%,这些小孩都不能够闭合,所以在成长到一两岁以后就会出现腹股沟疝,因此小孩是最常见。第二、常见人就是老年人,过了青年和中年以后,腹壁肌肉、肌腱强度也在下降,整个组织也在退化,所以肠子就可以通过腹股沟薄弱
什么是
陈杰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三甲
脐疝是一种常见的脐部疾病,是指疝囊通过脐环突出所致的一类疾病,多见于婴幼儿,可随着年龄的增长,发病几率也会逐渐下降。当患儿处于长时间便秘、咳嗽和哭闹等增加腹内压的情况下,容易导致脐疝的发生。脐疝的治疗可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当保守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经手术治疗。
的治疗方法是什么
王海涛 副主任医师
沈阳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 三甲
脐疝主要分为小儿脐疝和成人脐疝,小儿脐疝一般在2岁之前采取保守治疗,2岁以后脐环可以自行闭锁。如果在2岁之后脐环大于1.5厘米,可以采取手术治疗。小儿脐疝的保守治疗,主要是用超过脐环大小的硬币或是纸片拿纱布包裹以后抵住脐环,用绷带固定,在6个月之前效果是非常好的。成人脐疝通常需要手术治疗,因为成人脐疝脐环非常小,容易嵌顿,造成肠坏死,后果
食管裂孔什么意思
朱季军 副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食管裂孔疝主要是由于腹腔内脏器,重点是胃经膈肌食管裂孔处进入胸腔而引起一些相应症状疾病,主要原因是由于膈肌裂孔周围韧带结构降低或者胃内压力增加,从而导致膈肌周围食管压力增加所,如果出现相关症状,需要到医院检查后对症治疗。
对宝宝有什么影响
张磊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婴儿脐疝多属于易复性疝,较常见,嵌顿少见,顾家长不用过分担心。脐疝仅在极少数情况下可能会引起嵌顿疝、绞窄疝等并发症,表现为宝宝哭闹不止、表情痛苦、面色苍白,严重时甚至危及生命。因此,应严密关注患儿病情,一旦发现异常,及时带宝宝去医院就诊。
症状
仲美凤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第二人民医院 三甲
脐疝是由于脐环关闭不全或者薄弱,腹腔脏器由脐环处处向外突出到皮下而形成。脐疝的疝囊大小不一,直径多为一厘米左右,偶有超过三到四厘米,多见于低出生体重儿。一般情况下,脐疝在婴儿哭闹、咳嗽、直立时外突明显,而且肿物触之较坚实。当宝宝安静时,用手指压迫气囊可以回纳,不容易发生嵌顿。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