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尿管狭窄有典型症状和伴随症状,典型症状包括排尿异常(单侧狭窄早期尿量可能无明显异常,随病情进展患侧尿量减少,双侧狭窄早期尿量明显减少,还可有排尿困难)和腰腹部疼痛(隐痛、胀痛及梗阻加重时的肾绞痛);伴随症状有感染相关表现(发热、尿频尿急尿痛)和肾功能受损相关表现(水肿、贫血),不同人群症状可能有差异。
一、典型症状
1.排尿异常相关表现
尿量改变:
单侧输尿管狭窄时,早期由于肾脏的代偿功能,尿量可能无明显异常。但随着病情进展,患侧肾脏功能逐渐受损,肾小球滤过率下降,可出现患侧尿量减少。而健侧肾脏通常会通过自身调节,在一定时间内尿量可能仍维持正常,但长期来看,双肾功能均受损时,会出现总体尿量减少,甚至发展为少尿(24小时尿量少于400ml)或无尿(24小时尿量少于100ml)。例如,有研究表明,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不全时,尿量变化是重要的监测指标之一,随着狭窄程度加重和肾功能进一步恶化,尿量会逐渐呈现相应的减少趋势。
双侧输尿管狭窄时,早期就会出现尿量明显减少,迅速进展为少尿或无尿。因为双侧肾脏的尿液生成均受到影响,无法正常排出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
排尿困难:
输尿管狭窄可能导致尿液排出受阻,引起排尿困难。表现为排尿费力,尿线变细,排尿时间延长等。这是由于输尿管狭窄使尿液通过受阻,膀胱内尿液不能顺利通过狭窄的输尿管排出,膀胱需要加强收缩才能将尿液排出,从而出现排尿困难的症状。例如,在一些因输尿管狭窄导致上尿路梗阻的患者中,约有一定比例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排尿困难表现,这与梗阻的程度和时间相关。
2.腰腹部疼痛
隐痛或胀痛:
输尿管狭窄常引起腰腹部的隐痛或胀痛。疼痛部位多位于患侧腰腹部,可向会阴部放射。这是因为输尿管受到梗阻,管腔内压力升高,刺激输尿管平滑肌痉挛,从而引起疼痛。例如,输尿管狭窄导致肾盂内压力升高,刺激肾盂和输尿管的神经末梢,产生疼痛感觉,并可放射至会阴部。疼痛程度因人而异,有的患者可能只是轻度的隐痛,在劳累或活动后加重;有的患者则可能疼痛较为明显,呈胀痛感。
肾绞痛:
当输尿管狭窄导致梗阻突然加重时,可引起肾绞痛。表现为突然发作的剧烈腰部或上腹部疼痛,疼痛性质如刀割样,难以忍受,常伴有恶心、呕吐等症状。这是由于输尿管平滑肌强烈收缩,试图将结石或梗阻物排出,导致剧烈疼痛。肾绞痛发作时疼痛非常剧烈,患者往往辗转不安,需要及时就医处理。例如,有研究显示,约30%-40%的输尿管狭窄患者在病情变化时会出现肾绞痛症状,其发作与输尿管梗阻的动态变化密切相关。
二、伴随症状
1.感染相关表现
发热:
输尿管狭窄导致尿液排出不畅,容易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当发生感染时,患者可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呈低热或高热,低热时体温在37.5℃-38℃左右,高热时可超过38.5℃。这是因为细菌在梗阻的尿液环境中容易滋生繁殖,引发炎症反应,从而导致发热。例如,临床上对于输尿管狭窄合并感染的患者,发热是常见的伴随症状之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白细胞计数升高,C-反应蛋白等炎症指标升高。
尿频、尿急、尿痛:
泌尿系统感染还可导致患者出现尿频、尿急、尿痛的膀胱刺激症状。尿频表现为排尿次数明显增多,白天可达到十余次,夜间也可多次起床排尿;尿急是指患者有强烈的排尿欲望,很难控制;尿痛则是在排尿时尿道或膀胱区有疼痛感觉。这是由于炎症刺激膀胱黏膜和尿道黏膜,导致其敏感性增高,从而出现这些膀胱刺激症状。例如,输尿管狭窄患者如果出现泌尿系统感染,约有70%-8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尿频、尿急、尿痛症状,这与感染的程度和范围有关。
2.肾功能受损相关表现
水肿:
当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不全时,患者可出现水肿症状。早期多表现为眼睑、颜面部水肿,随着病情进展,可出现双下肢水肿,严重时可出现全身水肿。这是因为肾功能受损,导致水钠潴留,体内水分不能正常排出体外,从而积聚在组织间隙引起水肿。例如,慢性输尿管狭窄导致肾功能不全的患者,水肿是较为常见的表现之一,通过肾功能检查和尿常规检查可以辅助诊断,如血肌酐升高、尿蛋白阳性等。
贫血:
肾功能不全还可引起贫血。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乏力、头晕等症状。这是由于肾功能受损时,肾脏分泌促红细胞生成素减少,导致红细胞生成减少,从而出现贫血。例如,在慢性输尿管狭窄导致慢性肾功能衰竭的患者中,约有60%-70%会出现不同程度的贫血,通过血常规检查可发现血红蛋白降低等表现。
不同年龄、性别、生活方式和病史的人群,输尿管狭窄的症状可能会有所差异。例如,儿童患者由于其生理结构和代偿能力与成人不同,症状可能不如成人典型,可能仅表现为腹部不适、生长发育迟缓等;女性患者在月经期等特殊时期,可能会加重腰腹部疼痛等症状;有长期泌尿系统结石病史的患者,发生输尿管狭窄的风险较高,其症状可能与结石引起的梗阻相关表现更为明显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