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缺血是脑部血液供应不足引起一系列症状,一般症状有头晕、头痛;神经系统相关症状包括肢体症状(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运动障碍)、言语障碍(失语、构音障碍)、面部症状(面瘫)、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其他症状有视力障碍(视物模糊)、意识障碍(严重时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出现相关症状需及时就医检查诊断。
一、一般症状
1.头晕
可为轻微的头昏沉感,也可能是较明显的眩晕。在年龄较大的人群中,若长期存在脑缺血导致的慢性头晕,可能与脑部血液循环长期不佳有关。例如,一些有动脉粥样硬化病史的老年人,由于血管狭窄等原因引起脑缺血,容易反复出现头晕症状。对于生活方式不健康,如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的人群,也更容易出现脑缺血相关的头晕,因为这些不良生活方式会影响血管内皮功能等,进而影响脑部血液供应。
2.头痛
疼痛的性质和程度多样,有的表现为胀痛,有的是搏动性疼痛等。脑缺血引起的头痛可能与脑部缺血导致的神经功能紊乱有关。在有高血压病史的人群中,若血压控制不佳导致脑缺血,更容易出现头痛症状,因为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血管的损伤和狭窄,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而对于年轻人群,如果存在长期熬夜、精神压力大等情况,也可能因脑血管调节功能紊乱引发脑缺血相关头痛,精神压力大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舒张功能异常,影响脑部血流。
二、神经系统相关症状
1.肢体症状
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这是较为常见的症状。例如,患者可能突然发现一侧手臂无法抬起,或者一侧面部、腿部出现麻木感。在中老年人群中,尤其是有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基础疾病的人,由于血管病变更容易发生脑缺血,从而出现单侧肢体的异常。糖尿病患者长期高血糖状态会损伤血管内皮,促进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增加脑缺血风险,进而导致肢体无力或麻木。对于有不良生活方式的人群,如长期高盐饮食的人,也可能因血压升高等因素诱发脑缺血出现肢体症状。
运动障碍:严重的脑缺血可能导致肢体运动功能障碍,表现为行走不稳、步态异常等。在老年人中,若脑缺血影响了锥体系或锥体外系的神经传导,就可能出现这种情况。年龄较大的人本身神经系统功能有所减退,脑缺血进一步加重了神经功能的损伤,导致运动协调能力下降。
2.言语障碍
失语:包括运动性失语(患者能理解他人言语,但自己不能流畅表达)、感觉性失语(患者能发音,但言语混乱,不能理解他人话语)等。当脑缺血影响了语言中枢所在的脑部区域时,就会出现言语障碍。例如,大脑左半球的某些区域发生脑缺血,容易导致言语方面的问题。对于有脑血管疾病家族史的人群,发生脑缺血出现言语障碍的风险相对较高,因为遗传因素可能使他们更容易出现血管相关的病变。
构音障碍:表现为说话不清,发音困难。这是由于脑缺血影响了与言语相关的肌肉运动协调或神经传导通路。在患有脑血管畸形等基础疾病的人群中,脑缺血可能诱发构音障碍,因为脑血管畸形本身就可能导致脑部血液供应异常,进而影响言语相关的神经功能。
3.面部症状
面瘫:可表现为一侧面部肌肉瘫痪,出现口角歪斜、流口水等症状。当脑缺血累及支配面部肌肉的神经通路时,就会引发面瘫。在患有高血压且血压波动较大的人群中,脑缺血导致面瘫的风险增加,因为血压波动容易损伤血管,影响脑部血液供应,进而波及面部神经相关区域。
4.认知功能障碍
记忆力减退:患者可能逐渐出现近期记忆力下降,比如忘记刚刚发生的事情、刚放置的物品位置等。在长期脑缺血的情况下,老年人更容易出现明显的认知功能减退,因为随着年龄增长,脑部本身的代偿能力下降,脑缺血进一步损害了脑部的记忆相关区域。对于有长期吸烟史的老年人,吸烟导致的血管损伤会加重脑缺血,从而加速记忆力减退的进程。
注意力不集中:患者难以集中注意力进行学习、工作或日常活动。脑缺血影响了脑部的神经递质平衡和神经传导,导致注意力相关的脑区功能受损。在患有脑小血管病的人群中,更容易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症状,脑小血管病会影响脑部微小血管的功能,进而影响局部脑区的血液供应和神经功能。
三、其他症状
1.视力障碍
视物模糊:可能表现为单眼或双眼视力下降、视物不清。脑缺血影响了视觉中枢或相关的血液供应通路时,就会出现视力问题。例如,颈内动脉系统的脑缺血可能影响到眼部血液供应相关的血管,导致视物模糊。对于患有动脉硬化且合并有眼部血管病变的人群,脑缺血更容易引发视力障碍,因为血管病变相互影响,进一步减少了眼部的血液供应。
2.意识障碍
严重的脑缺血可导致意识障碍,如嗜睡、昏睡甚至昏迷。当脑部大面积缺血时,会迅速影响到大脑的高级功能和意识维持系统。在老年人中,尤其是有多种基础疾病(如冠心病、糖尿病等)的人,一旦发生严重脑缺血,更容易陷入意识障碍,因为他们的身体整体机能较差,对脑缺血的耐受能力更低。
总之,脑缺血的症状多样,不同患者的表现可能有所不同,当出现上述相关症状时,应及时就医进行检查和诊断,以便早期发现脑缺血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