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脑卒中是什么意思

来源:民福康

急性脑卒中包括缺血性和出血性两种类型,分别有不同发病机制、人群特点、临床表现,诊断靠影像学和血管检查等,治疗分缺血性和出血性有相应原则,可通过控制基础疾病、改善生活方式等预防,特殊人群需特别关注。

缺血性脑卒中相关情况

发病机制:多因动脉粥样硬化等原因导致血管狭窄、闭塞,常见的有大动脉粥样硬化型、心源性栓塞型、小动脉闭塞型等亚型。例如大动脉粥样硬化可使脑部主要供血动脉如颈内动脉、大脑中动脉等逐渐狭窄,当狭窄到一定程度或有血栓形成完全阻塞时,相应供血区域的脑组织就会发生缺血性损伤。

人群特点:中老年人相对更易患缺血性脑卒中,尤其是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基础疾病的人群,这类人群血管内皮容易受损,血液中脂质等成分易沉积形成斑块,增加血管阻塞风险。生活方式方面,长期吸烟、酗酒、缺乏运动、高盐高脂饮食等也会增加发病几率。

出血性脑卒中相关情况

发病机制:常见原因有高血压合并细小动脉硬化,血压波动时易导致血管破裂;脑血管畸形也是出血性脑卒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如脑动静脉畸形,血管结构异常,承受血压能力差,容易破裂出血;还有动脉瘤破裂等情况。

人群特点:高血压患者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高危人群,血压长期控制不佳会不断损伤血管壁。年龄上,中老年人也是高发群体,男性和女性在发病上没有绝对的明显性别差异,但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控制情况会影响发病风险。生活方式中,过度劳累、情绪激动等可使血压突然升高,诱发血管破裂出血。

急性脑卒中的临床表现

缺血性脑卒中:症状可在数小时或数天内逐渐加重。常见表现有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患者可能拿不住东西、行走困难;言语不利,表现为说话不清、听不懂别人说话等;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还可能出现视物模糊、头晕、头痛等症状,严重时可出现意识障碍、昏迷等。

出血性脑卒中:起病较急,往往在活动中突然发病。常见症状有剧烈头痛,多为炸裂样疼痛;恶心、呕吐,常为喷射性呕吐;不同程度的意识障碍,如嗜睡、昏迷等;也可出现上述缺血性脑卒中的一些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肢体瘫痪、言语障碍等,出血量大时颅内压急剧升高,可迅速危及生命。

急性脑卒中的诊断方法

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出血性脑卒中的首选检查方法,能快速明确是否有脑出血以及出血的部位、范围等。对于缺血性脑卒中,在发病早期头颅CT可能无明显异常,但发病24-48小时后可显示缺血病灶。

头颅MRI:对缺血性脑卒中的早期诊断价值更高,尤其是在发病几小时内就能发现脑梗死病灶,能更清晰地显示脑部细微结构的病变情况,对于鉴别诊断缺血性和出血性脑卒中也有重要意义。

血管检查:如脑血管造影等,可明确脑血管是否存在狭窄、闭塞、畸形等情况,有助于明确缺血性脑卒中的病因,对于出血性脑卒中可了解是否存在动脉瘤、血管畸形等病变。

急性脑卒中的治疗原则

缺血性脑卒中

早期溶栓治疗:如果在发病时间窗内(一般是4.5小时内对于静脉溶栓药物阿替普酶等),符合溶栓指征,可考虑溶栓治疗,使阻塞的血管再通,挽救缺血半暗带的脑组织。

改善脑循环:使用扩血管、抗血小板聚集等药物,如阿司匹林等抗血小板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进一步形成,改善脑部血液供应。

脑保护治疗:应用神经保护剂等药物,减轻缺血再灌注损伤对脑组织的损害。

出血性脑卒中

降低颅内压:使用甘露醇等药物降低颅内压,缓解脑水肿,防止脑疝形成。

调控血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控血压,一般不急于将血压降得过低,以免影响脑部灌注。

手术治疗:对于出血量大、有脑疝形成倾向等情况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手术清除血肿等治疗。

急性脑卒中的预防

控制基础疾病

高血压:患者应规律服用降压药物,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一般目标血压为140/90mmHg以下,对于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应控制在130/80mmHg以下。要定期监测血压,根据血压情况调整用药。

高血脂:饮食上要减少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的摄入,必要时服用降脂药物,如他汀类药物等,将血脂控制在合适水平,降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风险。

糖尿病:糖尿病患者要通过饮食控制、运动和药物治疗等将血糖控制在达标范围,可减少对血管内皮的损伤,降低脑卒中发病风险。

改善生活方式

合理饮食:保持均衡饮食,多吃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等,减少盐的摄入,每天盐摄入量不超过6克,减少饱和脂肪和反式脂肪的摄入。

适量运动:每周进行至少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也可结合力量训练等,运动要循序渐进,根据自身情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

戒烟限酒:吸烟是脑卒中的重要危险因素,应戒烟;过量饮酒也会增加脑卒中风险,男性每天饮酒酒精量不超过25克,女性不超过15克。

心理调节:保持心情舒畅,避免长期处于紧张、焦虑、愤怒等不良情绪中,可通过适当的方式缓解压力,如冥想、瑜伽等。

对于特殊人群,如老年人,要更加密切关注其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的变化,定期进行健康体检;有基础疾病的患者要严格遵循医嘱进行治疗和生活方式的调整;儿童虽然急性脑卒中相对少见,但如果有先天性脑血管畸形等情况也需要关注,一旦出现相关可疑症状要及时就医。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脑卒中
脑卒中是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出现进展迅速的脑缺血及脑出血性疾病。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晚上睡觉耳朵嗡嗡响是怎么回事
路承 副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 三甲
耳鸣可能由耳部疾病、神经系统问题、心血管疾病、精神因素、药物副作用等原因引起。 1.耳部疾病 如外耳道耵聍栓塞、中耳炎、鼓膜穿孔等,这些疾病可能导致耳部传音结构异常,引起耳鸣。 2.神经系统问题 如神经退行性疾病、脑卒中等,可能影响耳部神经的正常功能,导致耳鸣。 3.心血管疾病 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
耸肩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曲弋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造成耸肩的原因有很多,包括神经系统问题、肌肉问题、骨骼问题、心理因素等。 1.神经系统问题 神经系统疾病,如脑卒中、脑外伤、帕金森病等,可能导致肩部肌肉无力或不协调,从而引起耸肩。 2.肌肉问题 肩部肌肉的损伤、炎症或痉挛,如肩袖损伤、肩周炎等,也可能导致耸肩。 3.骨骼问题 颈椎疾病、脊柱侧弯等骨
安宫牛黄丸的作用是什么
李静 主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 三甲
安宫牛黄丸具有清热解毒、镇静安神、开窍醒脑等作用。 1.清热解毒 安宫牛黄丸适用于热毒所致的疾病,如口腔溃疡、喉咙肿痛等。 2.镇静安神 安宫牛黄丸可用于缓解焦虑、紧张和失眠等症状,有助于改善睡眠质量。 3.开窍醒脑 安宫牛黄丸对脑膜炎、脑卒中、中风昏迷等情况有缓解作用,可促进血液循环。 请注意,安
经常出现幻觉是怎么回事
屈英 主任医师
北京回龙观医院 三甲
经常出现幻觉可能是药物刺激、睡眠障碍、营养不良、精神疾病或脑部疾病的表现。 1.药物刺激 长期使用或滥用某些药物,可能改变大脑正常功能,引发幻觉。 2.睡眠障碍 如梦魇等,可能导致患者在入睡或醒来时产生逼真的幻觉。 3.营养不良 缺乏某些维生素、矿物质等,可能对大脑功能产生负面影响,导致幻觉。 4.
什么是枸橼酸西地那非片
严肃 副主任医师
北京协和医院 三甲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是口服的5型磷酸二酯酶抑制剂,主要用于治疗男性勃起功能障碍。 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通过抑制PDE-5酶的活性,减少环磷酸鸟苷的降解,从而增加阴茎海绵体内环磷酸鸟苷的浓度。一般情况下,枸橼酸西地那非片需要性刺激才能发挥作用,没有性刺激时不会起效。服药期间可能出现头痛、面部潮红、胃部不适、视
血压高流鼻血有危险吗
赵鹏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血压高流鼻血有一定危险。 血压高时血管内压力较大,鼻部血管相对脆弱,容易破裂出血。如果流鼻血不能及时有效止血,可能导致失血过多,引起贫血等问题,尤其是对于本身就有贫血或其他基础疾病的患者,会进一步加重身体负担。频繁或严重的鼻出血可能提示血压控制不佳,这意味着身体多个器官持续处于高血压的不良影响之下,
高血压算慢性病吗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一般情况下,高血压算慢性病。 高血压病程较长且发展缓慢。高血压通常不是短期内突然形成的,而是经过长期的不良生活方式积累或遗传等因素逐渐导致血压升高,并持续存在。其次,需要长期管理和治疗。一旦确诊高血压,往往需要患者长期甚至终身服用降压药物来控制血压,同时配合健康的生活方式调整,如低盐饮食、适量运动、
心膜炎严重吗
王亚红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心膜炎,即心内膜炎,这是一种比较严重的疾病。 心内膜炎是指由病原微生物直接侵袭心内膜而引起的一种炎症性疾病,其可能导致心脏瓣膜的损害,因为细菌等病原体附着在瓣膜上,可引起瓣膜的变形、穿孔等,严重影响心脏的正常功能,导致心脏衰竭。同时,心内膜炎容易引发栓塞并发症,因为赘生物的脱落可随血液流动到身体其他
什么是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
黄世敬 主任医师
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 三甲
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是指收缩压≥140毫米汞柱,而舒张压<90毫米汞柱的高血压类型。 随着年龄增长,动脉逐渐硬化,弹性下降,导致收缩压升高更为明显,而舒张压可能相对正常或偏低。这是老年人中较为常见的高血压表现形式。尽管单纯性收缩期高血压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但它同样会对心脏、大脑、肾脏等重要器官造成损害。
怎样预防脑卒中再发
李贞兰 主任医师
吉林大学第一医院 三甲
很多脑血栓、脑卒中患者得病之后,非常害怕二次再得病。其实,脑卒中发病后,如果做好预防工作,一般不会再次复发。脑卒中患者应进行二级预防,二级预防主要是控制脑卒中的危险因素,包括血压、血脂、血糖,每天按时量血压,饮食上应积极控制,以降低血脂。如果本身患有糖尿病,则应积极控制血糖。其次,应标明情绪紧张、情绪激动,以免使脑卒中再发。患者需要保持平
青年人是否不必担心患脑卒中
房铭辉 副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脑卒中的主要患者人群是中老年人,临床资料显示,2/3以上的脑卒中首次发病者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但这并不能说明年轻人就可以高枕无忧,就不患有脑卒中了,现在脑卒中已经出现年轻化的趋势,年轻人患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除了高血压、酗酒、吸烟、夜生活过度、高脂饮食外,还有代谢异常,比如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高尿酸血症等等。血液病、心脏疾病、先天性疾病、
脑卒中的定义及特点是什么
唐铁钰 副主任医师
扬州大学附属医院 三甲
脑卒中就是急性脑血管病,也是我们俗称的中风,它的定义就是由于脑血管突然的堵塞,或者是破裂导致的脑梗死,或者是出血性脑血管病。它的特点是具有四高,一个是发病率高,第二是致死率高,第三个是自残性高,还有第四个就是复发率特别高。我国目前每年有280万的脑卒中患者,所以如果一旦怀疑有卒中突然发作,应该立马送到医院接受急救治疗。
如何预防脑卒中
王芳芳 主任医师
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 三甲
在日常生活当中,咱们生活习惯和脑卒中的发生,关系比较密切。我们经常说合理的膳食,适量的运动,戒烟、限酒,心理的情绪的这个平衡,这是咱们健康的四大基石。具体到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以下几点,像饮食一定要清淡饮食,第二要适度的体力活动,第三要尽量克服不良嗜好,戒烟、限酒,避免长时间的夜间活动,避免久坐。其次要防止过度的劳累,运动当中不要用力过猛,
脑卒中后遗症都有哪些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卒中后遗症有很多,最常见的就是认知功能障碍、智力减退、反应迟缓、计算力下降、个人交往能力下降。同时,也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说话啰嗦、说不清楚、表达困难、听不懂别人说话,并且在吃饭喝水时容易出现呛咳。另外,还有一种比较常见的功能障碍就是运动功能障碍,比如偏瘫,肢体偏侧无力,尤其是手不能出现一些功能恢复。少部分患者可以遗留情绪功能障碍、性功
脑卒中后遗症康复治疗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一般来说,脑血管病发病比较迅速,在神经内科治疗结束以后,可转到康复科或者在家庭做一些康复治疗。在医院里面做康复治疗,治疗师会根据患者出现的认知功能障碍以及言语、吞咽功能障碍、肢体运动功能障碍,做相应的一些手法治疗、物理治疗以及针灸、药物治疗等。另外,在家庭以及社区中,也可以做一些康复。比如可以借助小区里的设备进行康复训练,也可以在小区里面
脑卒中后遗症有什么
卫建华 副主任医师
淮安市中医院 三甲
脑血管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第一大危险因素,0%-70%病人经过治疗生活可以自理,但是会留有不同程度后遗症,常见的后遗症:第一、反应障碍、认知功能障碍,记忆力下降、反应迟缓。第二、言语功能障碍,说话啰嗦、找词困难,还出现听力障碍,表达障碍,包括言语功能障碍,还会出现吞咽功能障碍,吃流质饮食时候,特别喝水时候会出现呛咳,肺部感染。第三、肢体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