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病

来源:民福康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特殊类型,由长期高血压等致小穿通动脉病变闭塞形成,发病机制涉血管和血流动力学因素,临床表现多样,诊断靠影像学等,治疗要控危险因素等,预防需生活方式调整和定期体检,不同人群有不同情况需关注。

一、定义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脑梗死的一种特殊类型,是指大脑半球或脑干深部的小穿通动脉,在长期高血压等危险因素作用下,血管壁发生病变,导致管腔闭塞,进而形成小的梗死灶。这些梗死灶通常直径在2-15毫米之间。

二、发病机制

1.血管因素

高血压:长期高血压可使脑内小动脉发生玻璃样变、纤维素样坏死等病变,导致血管管腔狭窄甚至闭塞。高血压是引发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最常见的危险因素。研究表明,高血压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风险比正常血压者高得多。例如,有长期高血压病史且血压控制不佳的人群,血管壁受损更严重,更容易出现小血管的闭塞。

其他血管病变:脑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性小血管病变等也可参与发病。脑动脉粥样硬化时,动脉内膜增厚、斑块形成,可影响小穿通动脉的血流;糖尿病性小血管病变会使血管壁的结构和功能发生改变,影响其对血流的调节能力,增加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几率。

2.血流动力学因素:当血压突然降低时,如患者在夜间睡眠中或服用降压药物后,脑内小血管的灌注压下降,容易导致局部脑组织缺血、缺氧,引发梗死。尤其是老年人,自身血管调节功能较差,更易受到血流动力学变化的影响。

三、临床表现

1.一般症状

患者可能没有明显的临床症状,仅在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时被发现,这种情况常见于病灶较小且未累及重要功能区的患者。

部分患者可出现轻度的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如单侧肢体轻度无力或麻木,可累及面部、上肢或下肢,一般症状较轻,有时可自行缓解,但容易反复发作。例如,患者可能感觉一侧手部活动不灵活,或面部有轻微的麻木感,休息后症状有所减轻,但之后可能再次出现。

还可能出现构音障碍(说话不清楚)、吞咽困难等症状,这是因为病变累及了脑干的相关神经结构。

2.不同部位病灶的表现

壳核病灶:可出现对侧肢体轻偏瘫、轻度感觉障碍等。患者可能表现为一侧肢体力量稍弱,比如提重物时感觉较困难,同时可能伴有该侧肢体的轻度感觉异常,如轻微的麻木或刺痛感。

丘脑病灶:常引起对侧偏身感觉障碍,以感觉减退或感觉异常为主,如患者感觉一侧身体的温度觉、痛觉等有所改变,还可能伴有情感障碍,如抑郁等。

脑干病灶:可出现交叉性瘫痪(一侧面部和对侧肢体瘫痪)、眼球运动障碍、吞咽困难等多种症状,病情相对复杂,对患者的生活影响较大。

四、诊断方法

1.影像学检查

头颅CT:是常用的检查方法,在发病24-48小时后,可发现大脑半球深部或脑干区域的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梗死灶,边界清楚,直径多在2-15毫米之间。但对于超早期的病灶,CT可能不易发现。

头颅MRI:对腔隙性脑梗死的诊断敏感性高于CT,尤其是在发病数小时内,就能发现脑干、小脑等部位的微小梗死灶。MRI可以通过不同的序列显示病灶的特征,如T1加权像呈低信号,T2加权像呈高信号等。

2.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详细询问患者的病史,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心血管危险因素,以及患者的症状出现时间、演变过程等。体格检查时要重点检查神经系统,如运动功能、感觉功能、反射等,以初步判断神经功能缺损的情况。

五、治疗与预防

1.治疗原则

控制危险因素:积极控制高血压,将血压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建议收缩压控制在140mmHg以下,舒张压控制在90mmHg以下,但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调整);对于糖尿病患者,要控制血糖,使其达到理想的血糖水平;同时要积极治疗高脂血症等。

改善脑循环:可使用一些改善脑血流的药物,但需在医生的指导下合理应用。

对症支持治疗:对于有吞咽困难的患者,要注意营养支持,防止误吸;对于有肢体功能障碍的患者,早期可进行康复训练等对症支持治疗。

2.预防措施

生活方式调整

合理饮食:建议患者低盐、低脂、低糖饮食,增加蔬菜、水果、全谷类食物的摄入。例如,每日盐的摄入量应控制在6克以下,减少动物脂肪和胆固醇的摄入,多吃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如燕麦、芹菜等。

适量运动:根据自身情况进行适量的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游泳等,每周至少进行15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运动可以帮助控制体重、降低血压、改善血脂代谢等,从而降低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风险。但要注意运动的适度,避免过度劳累。

戒烟限酒:吸烟和过量饮酒是腔隙性脑梗死的危险因素,戒烟限酒有助于降低患病风险。

定期体检: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患者要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等指标,并按照医生的建议进行规范治疗,定期进行头颅影像学检查等,以便早期发现病变并及时处理。

六、特殊人群情况

1.老年人:老年人是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高发人群,由于其血管弹性下降,自我调节能力减弱,且常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如高血压、糖尿病等,因此更要重视危险因素的控制。在日常生活中,要密切关注自身身体状况,如有轻微的肢体不适等症状要及时就医。同时,家属要给予老年人更多的关心和照顾,协助其进行生活起居和康复训练等。

2.女性:女性在绝经后由于雌激素水平的变化,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因此绝经后的女性更要注意预防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除了一般的预防措施外,要定期进行妇科检查和心血管相关检查,关注自身健康状况。

3.有家族病史的人群:如果家族中有腔隙性脑梗死的病史,那么自身患该病的风险可能会增加。这类人群要更加严格地控制危险因素,定期进行体检,加强对血管健康的监测,一旦出现相关症状要及时就医,以便早期诊断和治疗。

阅读全文
了解疾病
腔隙性脑梗死
腔隙性脑梗死是指患者的脑血管壁发生病变后出现闭塞,局部缺血梗死后留下不规则的微小腔隙。此病变发生在脑部深穿支动脉,是小动脉闭塞性脑梗死的一种类型。
了解详情
了解疾病
自测工具
行动指南
延展阅读
民福康 | 为用户打造的实用医典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怎么办?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左侧放射冠区腔隙性脑梗死是心脑血管疾病中比较危重的病候。对于此类病人来说,需要进行溶栓、西药、抗凝、合理降压的治疗。在经过急性期的治疗后,还需要及时的康复治疗,提高病人的生存质量。可以口服神经节苷酯,乙酰谷氨酰胺来营养神经,如果梗塞病灶比较多,还可以服用蛋白水解物等药物来对梗死病灶进行控制和清除。如
高血压引起的脑梗死,能不能治好?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造成的脑梗死不能完全治愈。你的主要原因是高血压造成的脑梗塞,如果没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以慢慢恢复。如果治疗后有后遗症,有些功能可能难以恢复。在治疗过程中控制血压,然后进行功能锻炼和针刺治疗言语或肢体运动障碍。
脑梗死高血压如何治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高血压是脑梗死的动脉硬化基础,因此存在脑梗死的病人必须控制好高血压。存在高血压的病人,可以口服钙拮抗剂,比如硝苯地平控释片,马来酸氨氯地平,苯磺酸氨氯地平等。这类药,副作用较少,少数人表现出下肢水肿,牙龈肿痛等。如果存在冠心病,或者是尿蛋白升高可以选用ACEI类药,如福辛普利等,但这类药副作用为表现
两侧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病?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一种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疾病,多发生于中老年人。多数病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或者是脑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病人可以表现出不同的症状,可以表现出一侧或双侧肢体运动或者是感觉障碍,部分病人也可以无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建议发病后积极控制病因,进行针对性治疗。
大面积脑梗死的患者可以恢复到何种程度?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死病人正常愈后不佳,大多数都留有后遗症,此外也有很多病人有可能会表现出生命危险,至于恢复程度,是需要因具体的脑梗部位来决定,有一些前循环大面积脑梗和病人,经过治疗后也是有完全恢复的可能,但是这种可能性比较小,大多数大面积脑梗的病人多少会有一些后遗症。
脑梗死康复能治好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有可能治好的,脑梗塞病人要科学准确用药,以避免该病的复发。脑梗塞属于高复发疾病,病人一定要根据医嘱科学准确的用药,以避免脑血管内部表现出血粘度高、血脂高、血压高、血糖高、血小板聚集等血液病变,和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形成等血管病变;还要定期到医院复诊,有效控制病情的发展。
大面积脑梗死能治疗吗?
杨军 副主任医师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 三甲
大面积脑梗死能治疗。因为梗死的面积比较大,病情发展的往往比较迅速,大部分病人在短时间内死亡。如果在急性期及时进行治疗,可以进入恢复期。大面积脑梗死病人由于病情比较严重,一旦发现,建议立刻到医院就诊,立即进行脑部ct、脑部核磁、脑血管造影的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及时进行溶栓治疗。
脑梗死出现坠积性肺炎的护理有什么?
蒋雄斌 主任医师
江苏省人民医院 三甲
脑梗死出现坠积性肺炎后,如果患者仍有自主活动能力,应尽快恢复自主活动能力,减少卧床时间,并鼓励其经常翻身,避免分泌物沉积。如果患者无法自主活动,家长应定时帮助患者翻身、拍背,将体内蓄积的痰液排出来。日常生活中,家属也要注意患者的饮食,保证患者的饮水量,并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饮食,比如鸡蛋、牛
腔隙性脑梗塞需多长时间康复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塞的专业名称是腔隙性脑梗死,腔隙性脑梗死一般需要3-6个月能康复。 患者发生腔隙性脑梗死的情况时,若梗死范围比较小,未出现血管堵塞的情况,病情相对较轻,大约3个月能够恢复正常。如果患者梗死的范围比较大,疾病反复发作时,则会造成病情严重,病程相对较长,6个月左右腔隙性脑梗死才可以康复。 患者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任毅 副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半卵圆中心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严重要根据情况判断。 如果梗死面积较小且数量较少,没有伤及重要的神经,及时进行干预,正常情况下并不严重,但如果梗死面积大、梗死灶数量较多或干预不及时,则比较严重,可能会引起大脑不可逆的损伤,造成一侧或双侧肢体瘫痪、记忆减退或性情改变等。 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氯吡格
脑梗死和脑血栓有什么区别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脑梗死是指梗死灶是外延比较大的概念,而脑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就是说脑血栓形成是脑梗死产生病变的因素,也就是说脑梗死可以由脑血栓形成来产生,也可以由栓塞来形成,也可以有低灌注性脑梗死,也可以是血管继发的痉挛造成脑梗死。因此,脑梗死外延比较宽泛,而脑血栓就是单纯的在血管里面形成了血栓,是脑梗死的一种原因。
腔隙性脑梗死会导致呕吐吗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一旦影像学诊断有腔隙性脑梗死,是否会引起呕吐,需要看其发生部位。如果没有波及到呕吐中枢,也就是脑干时,通常不会出现呕吐。往往这种腔隙性脑梗死,因为是比较小的病灶,在半球产生的腔隙性脑梗死是不会出现呕吐的。但如果可能正好就在呕吐中枢出现了腔隙性脑梗死,那可能会引起呕吐。腔隙性脑梗死是影像学诊断,只有去做了头颅核磁或者是CT,发现脑子里面有一
腔隙性脑梗死能治好吗
王默力 主任医师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是小的缺血灶,也就是小的梗死灶,已经梗死的部位,也就是已经有了坏死的细胞,不可能治好。确诊为腔隙性脑梗死后,治疗目的不在于治愈,而是防止再继续地增加这种腔隙性梗死的部位,也就是防止再出现新的腔隙性梗死。这时候就要去查找造成的腔隙性脑梗死原因,对于这种产生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要加以干预、治疗即可。另外,对于腔隙性脑梗死这种并发的结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严重吗
陈宏璘 主任医师
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 三甲
多发腔隙性脑梗死一般不会引起比较严重的临床症状,但是一定要明确引起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原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这都是引起改变的主要原因,所以平时要控制好血压以及血糖。同时,平时一些不良生活习惯对多发腔隙性脑梗死发生也起到一定促进作用,比如吸烟、饮酒等。所以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治疗关键是要预防再次发生,平时可以服用拜阿司匹林等一些药物治疗,并养
腔隙性脑梗死是什么
刘健 主任医师
天津医科大学第二医院 三甲
腔隙性脑梗死是颅内小穿支动脉闭塞,导致局部脑组织失去供血,脑细胞坏死从而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受损,属于临床综合征。因为缺血、坏死和液化的脑组织被吞噬细胞转移走形成小空腔,所以称为腔隙性脑梗死,患者通常会伴有高血压等危险因素。
脑梗死多久能恢复正常
杜琳 主任医师
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 三甲
脑梗塞不一定能够恢复正常,因为每个人情况不一样。脑梗塞之后,有些人由于梗塞位置比较好,梗塞在功能很少区域,那么往往会很快恢复,可能半年之内就会恢复。但是如果梗塞位置非常不好,正好在关键脑区,比如内囊,在内囊膝部或内囊下肢,这种情况就不可能完全恢复。另外,由于脑梗塞疾病本身就是高致残性疾病,所以不可能恢复到正常状态。
免费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