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症状多样,有常见全身症状如乏力、消瘦;消化系统症状如食欲不振、恶心呕吐、腹胀;肝区相关症状如肝区隐痛或胀痛、肝肿大相关表现;还有其他症状如黄疸相关表现、蜘蛛痣和肝掌等,不同人群表现有差异,部分症状提示病情较重。
一、常见全身症状
1.乏力
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较为常见的全身症状之一。患者常感觉体力不支,容易疲劳,即使经过适当休息也难以完全缓解。这是因为乙肝病毒在肝脏内复制,导致肝脏功能受损,机体的代谢和能量产生等过程受到影响。例如,肝脏是糖代谢、蛋白质代谢等多种代谢途径的重要场所,肝脏功能受损会影响能量的正常产生,从而使患者出现乏力感。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都可能出现乏力症状,一般来说,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活动耐力下降,不愿意进行以往喜欢的玩耍活动;成年患者则可能在日常工作、生活中容易感到疲惫,影响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
2.消瘦
部分病情较重或病程较长的患者可能出现消瘦情况。由于肝脏功能受损,影响了营养物质的消化、吸收和代谢。肝脏是蛋白质合成的重要器官,肝脏功能异常会导致蛋白质合成减少,同时患者可能因食欲减退等原因摄入营养物质不足,进而出现体重下降、消瘦。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患有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出现消瘦,可能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发育,因为生长发育需要充足的营养支持,消瘦可能导致身高、体重增长缓慢等问题;成年患者消瘦可能会影响身体健康状况,降低机体的抵抗力等。
二、消化系统症状
1.食欲不振
很多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这与肝脏分泌胆汁的功能有关,肝脏分泌的胆汁对脂肪的消化吸收起着重要作用,肝脏受损时胆汁分泌减少,影响脂肪的消化,进而导致患者对油腻食物等的食欲下降。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炎症反应可能影响胃肠道的消化功能,使患者产生食欲不振的感觉。不同年龄的患者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可能表现为对以往喜欢的食物兴趣降低,进食量减少;成年患者可能在日常饮食中明显感觉没有食欲,食量较以往减少。
2.恶心、呕吐
部分患者会出现恶心,严重时可伴有呕吐。这是因为肝脏功能异常影响了胃肠道的正常蠕动和消化功能,同时乙肝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反应可能刺激胃肠道,导致恶心、呕吐症状。例如,炎症介质的释放可能影响胃肠道的神经调节,引起胃肠道的不适反应。对于儿童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其营养摄入,需要特别关注其水电解质平衡等情况;成年患者恶心、呕吐可能会影响生活质量,导致进食进一步减少等问题。
3.腹胀
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腹胀症状。肝脏病变导致胃肠功能紊乱,胃肠道内气体积聚,或者肝脏肿大等因素可能压迫胃肠道,引起腹胀。例如,肝脏炎症水肿等可能使肝脏体积增大,对周围的胃肠道产生压迫,导致胃肠道蠕动减慢,气体和食物积聚,引起腹胀。不同年龄的患者腹胀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患者腹胀可能表现为腹部膨隆,用手触摸腹部感觉较胀,可能影响其腹部的舒适度和活动;成年患者腹胀可能在进食后更为明显,影响日常的饮食和活动。
三、肝区相关症状
1.肝区隐痛或胀痛
肝区是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常见的症状部位。肝脏表面有肝包膜,当肝脏受到乙肝病毒的侵害,发生炎症反应时,肝包膜受到刺激,患者可感觉肝区有隐痛或胀痛感。疼痛的程度和性质因人而异,有的患者疼痛较轻,呈间歇性;有的患者疼痛相对明显。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对疼痛的感受和表述可能不同,儿童患者可能不太会准确表述疼痛,但可能会出现哭闹、不愿意触摸肝区等表现;成年患者则可以较准确地描述肝区疼痛的部位、程度等情况。例如,年龄较小的儿童如果肝区疼痛,家长可能会发现孩子有异常的哭闹行为,而成年患者可能会明确指出肝区的具体疼痛位置。
2.肝肿大相关表现
部分患者可能出现肝脏肿大,此时可在右上腹触及肿大的肝脏。医生通过体格检查可以发现肝脏的大小、质地等变化。肝脏肿大是因为乙肝病毒感染引起肝脏炎症,导致肝细胞肿胀、增生等,从而使肝脏体积增大。对于儿童患者,肝脏肿大可能通过腹部触诊发现,需要密切监测肝脏大小的变化,因为儿童处于生长发育阶段,肝脏肿大可能会影响其腹部的解剖结构和生长发育;成年患者肝脏肿大可能会引起右上腹的胀满等不适感觉,影响日常的活动和生活。
四、其他症状
1.黄疸相关表现
当病情较重时,患者可能出现黄疸,表现为皮肤、巩膜黄染。这是因为肝脏对胆红素的摄取、结合和排泄功能发生障碍,导致血液中胆红素浓度升高,胆红素沉积在皮肤和巩膜等组织中引起黄染。不同年龄的患者黄疸表现有所不同,儿童患者黄疸可能首先在面部、巩膜等部位发现黄染,然后逐渐蔓延至全身;成年患者则可能先发现巩膜黄染,然后皮肤黄染。黄疸的出现提示病情可能较为严重,需要及时进行治疗和监测。例如,儿童患者出现黄疸时,家长应引起重视,因为儿童的肝脏代谢功能相对较弱,黄疸可能对其肝脏等器官的进一步损害产生影响;成年患者出现黄疸则需要尽快就医,明确病情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2.蜘蛛痣和肝掌
部分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患者可能出现蜘蛛痣和肝掌。蜘蛛痣是一种特殊的血管扩张性损害,形似蜘蛛,中心是一个小红点,周围有放射状的小血管分支。肝掌则是手掌大鱼际、小鱼际部位出现发红的情况。这是因为肝脏对雌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导致体内雌激素水平升高,引起小动脉扩张等表现。不同年龄、性别的患者出现蜘蛛痣和肝掌的情况有所不同,一般来说,成年患者相对更易出现,儿童患者较少见。蜘蛛痣和肝掌的出现也提示肝脏的功能受到了较为明显的影响,病情可能处于相对较重的阶段。例如,成年男性患者如果出现蜘蛛痣和肝掌,可能提示其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病情较为严重,需要进一步评估肝脏的功能和病毒复制情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