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阑尾炎是外科常见急腹症,病因主要为管腔阻塞和细菌入侵,临床表现有腹痛、胃肠道症状、全身症状及右下腹压痛等体征,辅助检查包括血常规和影像学检查,诊断需结合病史等,需与多种疾病鉴别,治疗有手术和非手术,儿童、妊娠期女性、老年人有各自特点及注意事项。
一、疾病定义
急性阑尾炎是阑尾的急性炎症性疾病,是外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阑尾是位于盲肠末端的一条细长盲管,其管腔阻塞、细菌入侵等因素可引发炎症反应。
二、病因及发病机制
1.管腔阻塞:这是最常见的病因。淋巴滤泡增生是儿童急性阑尾炎管腔阻塞的主要原因,约占60%,淋巴滤泡在肠道炎症等刺激下增生,导致阑尾管腔狭窄;粪石是成人急性阑尾炎管腔阻塞的常见原因,约占35%,粪石堵塞阑尾腔后,阑尾分泌物积聚,腔内压力升高,阻碍静脉和淋巴回流,进而引发炎症。此外,异物、炎性狭窄、食物残渣、蛔虫等也可导致管腔阻塞。
2.细菌入侵:当阑尾管腔阻塞后,阑尾内部细菌繁殖,分泌内毒素和外毒素,损伤黏膜上皮并使黏膜形成溃疡,细菌进而侵入肌层,引起阑尾炎症。致病菌多为肠道内的革兰阴性杆菌和厌氧菌。
三、临床表现
1.症状
腹痛:典型的腹痛发作始于上腹部,逐渐移向脐部,数小时(6-8小时)后转移并局限在右下腹。不同类型的急性阑尾炎腹痛特点有所差异,如单纯性阑尾炎表现为轻度隐痛;化脓性阑尾炎呈阵发性胀痛和剧痛;坏疽性阑尾炎呈持续性剧烈腹痛;穿孔性阑尾炎因阑尾腔压力骤减,腹痛可暂时减轻,但出现腹膜炎后,腹痛又会持续加剧并范围扩大。
胃肠道症状:发病早期可能有厌食、恶心、呕吐等表现,呕吐一般程度较轻,但也可能频繁呕吐。部分患者可出现腹泻,这可能与阑尾炎症刺激肠道有关。
全身症状:早期可出现乏力。炎症较重时出现中毒症状,表现为心率增快、发热,体温多在38℃左右,如发生门静脉炎时可出现寒战、高热和轻度黄疸。
2.体征
右下腹压痛:是急性阑尾炎最常见的重要体征,压痛点通常在麦氏点(右髂前上棘与脐连线的中外1/3交界处),但压痛位置可因阑尾位置的不同而有所变化,如盲肠后位阑尾压痛在右侧腰部,盆腔位阑尾压痛可在耻骨联合上方等。
腹膜刺激征:包括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减弱或消失等,提示阑尾炎症加重,出现化脓、坏疽或穿孔等情况。
特殊体征:如结肠充气试验(Rovsing征),即用手按压左下腹,再松开,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腰大肌试验,患者左侧卧位,右下肢向后过伸,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位于腰大肌前方,多见于盲肠后位阑尾;闭孔内肌试验,患者仰卧位,右髋和右膝均屈曲90°,然后被动向内旋转,若引起右下腹疼痛为阳性,提示阑尾靠近闭孔内肌。
四、辅助检查
1.血常规:大多数患者白细胞计数和中性粒细胞比例升高,白细胞计数可在(10-20)×10/L之间,中性粒细胞比例多在0.75-0.9之间,若发生穿孔合并腹膜炎,白细胞计数可明显升高达20×10/L以上,且中性粒细胞比例常在0.9以上,并出现核左移现象。
2.影像学检查
腹部B超:可发现肿大的阑尾或脓肿,有助于鉴别诊断,尤其适用于小儿、妊娠期女性及肥胖患者的急性阑尾炎诊断,但对于单纯性阑尾炎的诊断准确性相对有限。
CT检查:对于复杂型急性阑尾炎、阑尾周围脓肿等的诊断价值较高,能更清晰地显示阑尾的形态、周围组织情况等,但一般不作为首选检查。
五、诊断与鉴别诊断
1.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和辅助检查。详细的病史询问(如腹痛的发生、发展过程等)、典型的临床表现(右下腹压痛、反跳痛等)结合血常规、影像学检查等综合判断。例如,患者有转移性右下腹痛,右下腹固定压痛,白细胞及中性粒细胞升高,基本可诊断为急性阑尾炎。
2.鉴别诊断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多有溃疡病史,腹痛突然加剧,呈刀割样,迅速波及全腹,腹膜刺激征明显,肝浊音界缩小,X线检查可见膈下游离气体等,与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不同。
右侧输尿管结石:多呈突发性右下腹阵发性绞痛,疼痛剧烈,可向会阴部、外生殖器放射,尿常规检查可见红细胞,超声检查可发现输尿管结石影,而急性阑尾炎尿常规一般无红细胞。
妇产科疾病:对于女性患者,需与异位妊娠破裂、卵巢囊肿蒂扭转、急性输卵管炎等鉴别。异位妊娠破裂多有停经史,阴道流血等表现;卵巢囊肿蒂扭转有盆腔包块病史,腹痛突然且剧烈,妇科检查可发现附件包块等。
肠系膜淋巴结炎:多见于儿童,常先有上呼吸道感染病史,腹痛部位可不固定,可随体位变更,腹部压痛不固定,白细胞计数多无明显升高,与急性阑尾炎的转移性右下腹痛及固定压痛不同。
六、治疗
1.手术治疗:绝大多数急性阑尾炎一旦确诊,应尽早施行阑尾切除术。手术方式有开腹阑尾切除术和腹腔镜阑尾切除术。腹腔镜阑尾切除术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等优点,尤其适用于儿童及肥胖患者等。
2.非手术治疗:仅适用于单纯性阑尾炎及急性阑尾炎的早期阶段,患者不接受手术治疗或客观条件不允许,以及伴发其他严重器质性疾病有手术禁忌证者。非手术治疗主要是应用抗生素抗感染治疗,常选用针对肠道杆菌和厌氧菌的抗生素联合用药,如头孢菌素类联合甲硝唑等,同时需密切观察病情变化,若病情进展应及时改为手术治疗。
七、特殊人群特点及注意事项
1.儿童:儿童急性阑尾炎病情发展较快且较重,穿孔率较高。由于儿童表述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关注儿童腹痛等表现,一旦怀疑应尽早就诊。在治疗上,更应谨慎选择治疗方案,优先考虑对儿童身体影响较小的治疗方式,如能保守治疗尽量保守治疗,但需严密监测病情,因为儿童阑尾壁薄,穿孔风险高。
2.妊娠期女性:妊娠期急性阑尾炎较常见,随着妊娠子宫的增大,阑尾的位置会发生改变,腹痛和压痛部位不典型。治疗上,一般以手术治疗为主,早期妊娠时手术操作对子宫影响较小,妊娠中晚期需充分考虑子宫增大对手术的影响,手术切口应适当偏高,尽量不用腹腔引流,以减少对子宫的刺激。
3.老年人:老年人对疼痛感觉迟钝,腹肌薄弱,防御功能减退,所以临床表现不典型,腹痛不剧烈也不典型,体征不明显,容易延误诊断和治疗。一旦确诊应及时手术,同时注意老年人常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基础疾病,手术前后需加强对基础疾病的管理,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