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症状性血尿指无明显其他临床症状仅尿液检查发现红细胞增多,常见原因有肾小球源性和非肾小球源性,诊断需经尿液检查及进一步检查,有临床意义且有相应处理原则,儿童、老年人、女性有特殊情况需关注,要重视其早期发现与合理处理以避免病情进展影响预后。
尿液中红细胞的相关指标及意义
尿液中红细胞计数是衡量是否存在血尿的重要指标。正常情况下,离心尿沉渣中红细胞数应少于3个/高倍视野。当离心尿沉渣中红细胞数≥3个/高倍视野,且没有上述明显临床症状时,即可考虑为无症状性血尿。
引起无症状性血尿的常见原因
肾小球源性血尿
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如IgA肾病,这是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导致无症状性血尿的原因。IgA肾病的发病机制与免疫复合物沉积在肾小球系膜区有关,好发于青少年,男性多见,多在上呼吸道感染(如扁桃体炎等)后数小时至3天内出现发作性肉眼血尿,也可表现为无症状性镜下血尿。再如微小病变型肾病,多见于儿童,也可出现无症状性血尿,但相对较少见。
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肾炎,患者有过敏性紫癜的病史,如皮肤紫癜、关节疼痛、腹痛等,但部分患者可能先出现无症状性血尿,之后再出现其他系统的症状;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多见于育龄女性,除了肾脏受累出现血尿外,还可能有面部红斑、口腔溃疡、关节痛等多系统受累表现,但早期可能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
非肾小球源性血尿
泌尿系统感染:如膀胱炎,在儿童和女性中较为常见,一般来说急性膀胱炎主要症状是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但部分免疫力较低的人群或老年患者可能一开始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同时可能伴有尿液混浊等表现;肾盂肾炎,除了有发热、腰痛等症状外,也有部分患者以无症状性血尿为首发表现。
泌尿系统结石:如肾结石、输尿管结石等,结石在泌尿系统内移动时可能损伤尿路黏膜引起出血,从而导致血尿。一些较小的结石可能没有明显的疼痛等症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在儿童中如果存在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合并结石,也可能出现这种情况。例如,儿童先天性肾盂输尿管连接部狭窄,容易并发结石,进而出现无症状性血尿。
泌尿系统肿瘤:如肾细胞癌,多见于中老年人,早期可能没有明显症状,仅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有时血尿呈间歇性发作;膀胱癌也是常见的泌尿系统肿瘤,早期多表现为无痛性肉眼血尿或镜下血尿,即无症状性血尿,在老年男性中相对多见。
其他原因:如剧烈运动后出现的运动性血尿,多见于青少年,在剧烈运动后短时间内出现血尿,一般休息后可逐渐缓解,检查未发现其他器质性病变;服用某些药物后引起的血尿,如磺胺类药物、抗凝剂等,部分患者可能在用药后出现无症状性血尿,但停药后血尿可消失。
无症状性血尿的诊断流程
第一步:尿液检查
首先进行尿常规检查,明确红细胞的数量、形态等。如果是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畸形红细胞;如果是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尿红细胞形态多为正常形态红细胞。
还可以进行尿红细胞位相显微镜检查,更精确地判断红细胞的来源。
第二步:进一步检查
影像学检查:如泌尿系统超声检查,可初步了解肾脏、输尿管、膀胱等器官的形态、大小、有无结石、肿瘤等病变。对于儿童,超声检查相对安全无创。例如,怀疑肾结石或肾囊肿等情况时,超声是首选的筛查方法。对于成年人,还可以考虑CT检查,尤其是增强CT,对于发现泌尿系统肿瘤等病变的敏感性更高。
肾功能检查:包括血肌酐、尿素氮等指标,了解肾功能情况,因为一些肾小球疾病可能会影响肾功能,通过肾功能检查可以判断肾脏的滤过功能是否受损。
其他检查:如对于怀疑IgA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肾活检穿刺,以明确肾脏病理类型,这对于制定治疗方案和判断预后非常重要。对于怀疑泌尿系统感染的患者,可能需要进行尿细菌培养等检查。
无症状性血尿的临床意义及处理原则
临床意义
无症状性血尿可能是某些严重疾病的早期表现,如泌尿系统肿瘤、肾小球疾病等,如果不及时发现和处理,可能会导致病情进展,影响预后。例如,泌尿系统肿瘤如果早期发现并治疗,预后相对较好;而如果延误治疗,可能会失去最佳治疗时机。
处理原则
对于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是IgA肾病,对于轻度血尿、尿蛋白定量较少的患者,需要定期随访,观察病情变化,注意休息,避免感染等诱因。如果尿蛋白定量较多,可能需要使用糖皮质激素等药物治疗。对于继发性肾小球疾病,如过敏性紫癜肾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等,需要针对原发病进行治疗,同时关注血尿情况。
对于非肾小球源性血尿:如果是泌尿系统感染引起的,需要根据感染的病原体类型选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结石引起的,对于较小的结石可以通过多饮水、适当运动等促进结石排出,较大的结石可能需要进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或手术治疗;如果是泌尿系统肿瘤引起的,需要根据肿瘤的性质、分期等采取手术、放疗、化疗等相应的治疗措施;对于运动性血尿,一般休息后可自行缓解,通常不需要特殊治疗,但要注意避免过度剧烈运动;对于药物引起的血尿,需要停用相关药物。
特殊人群的无症状性血尿情况
儿童
儿童出现无症状性血尿需要格外重视。儿童的无症状性血尿可能与先天性泌尿系统畸形、遗传性肾病等有关。例如,先天性多囊肾在儿童期可能表现为无症状性血尿,随着病情进展会出现肾脏增大、肾功能损害等。儿童出现无症状性血尿时,要详细询问病史,如是否有家族遗传病史、近期是否有感染等情况,及时进行全面的检查,包括泌尿系统超声、肾功能等检查,以便早期发现病因并进行干预。同时,儿童在检查和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减少检查带来的不适和损伤,遵循儿科安全护理原则。
老年人
老年人出现无症状性血尿,泌尿系统肿瘤的可能性相对较高。因为随着年龄增长,泌尿系统肿瘤的发病率增加。老年人可能同时合并多种基础疾病,在诊断和治疗无症状性血尿时要综合考虑其整体健康状况。例如,老年人可能合并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在选择检查方法和治疗方案时要权衡利弊。对于怀疑泌尿系统肿瘤的老年人,进行侵入性检查时要注意操作的安全性和耐受性。
女性
女性出现无症状性血尿时,要考虑泌尿系统感染、泌尿系统结石等原因,同时也要警惕妇科疾病累及泌尿系统导致血尿的可能。例如,盆腔炎等妇科炎症可能蔓延至泌尿系统引起血尿。女性在月经期间进行尿液检查可能会影响结果,需要避开月经期进行复查。在诊断和处理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女性的生理特点,选择合适的检查和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