烫伤后起水泡的时间与烫伤深度、皮肤受损程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浅度烫伤(Ⅰ度或浅Ⅱ度)通常在烫伤后数分钟至数小时内起水泡。皮肤接触高温物体或液体后,表皮层受损,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渗出到组织间隙,逐渐形成大小不等的水泡。浅Ⅱ度烫伤因伤及真皮浅层,起泡较为常见,且伴有明显疼痛。
深度烫伤(深Ⅱ度或Ⅲ度)可能不会立即起泡,甚至数天内无明显水泡。深Ⅱ度烫伤伤及真皮深层,局部组织坏死,渗出液较少;Ⅲ度烫伤则全层皮肤受损,神经末梢被破坏,疼痛感减轻,皮肤呈蜡白或焦黄色,因组织坏死严重,反而不易形成水泡。
个体差异与处理方式
若烫伤后立即用冷水冲洗或冷敷,可降低局部温度、减少渗出,可能延缓起泡时间或减轻水泡程度;未及时降温处理者,水泡可能更快出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