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上可通过超声检查、无创产前基因检测、羊水穿刺、绒毛取样等方法判断胎儿性别,但这些方法仅限医学需要时使用,且我国法律严禁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
比如超声检查通常在孕18-22周进行,通过观察胎儿外生殖器形态推测性别,但准确率受胎儿体位、设备分辨率及医生经验影响,并非100%准确。无创产前基因检测通过采集孕妇外周血分离胎儿游离DNA进行基因测序分析,孕7周后即可检测,准确率超过99%,但主要用于染色体异常筛查,性别鉴定属附带功能。羊水穿刺和绒毛取样分别在孕16-20周和孕10-13周进行,通过染色体分析判断性别,但属于侵入性操作,存在流产风险。
注意,民间流传的通过胎梦、肚形、孕吐程度、皮肤变化等方法判断胎儿性别,均无科学依据,不可轻信。孕妇应关注胎儿健康发育,而非性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