尿路结石尿血主要由结石直接损伤尿路黏膜、结石引发尿路感染、结石导致尿路梗阻等因素引起。
1.结石直接损伤尿路黏膜
结石在移动过程中,其粗糙表面会刮擦输尿管、膀胱或尿道黏膜,导致局部毛细血管破裂出血,血液混入尿液中形成血尿。这种损伤多见于结石卡顿或剧烈活动后,常伴随明显疼痛。
2.结石引发尿路感染
结石作为异物易滋生细菌,导致尿路感染(如肾盂肾炎、膀胱炎)。感染时炎症细胞浸润黏膜,加重黏膜充血水肿,甚至形成溃疡,进而引发出血。患者可能同时出现尿频、尿急、发热等症状。
3.结石导致尿路梗阻
较大结石堵塞输尿管或尿道时,尿液排出受阻,肾盂内压力升高,静脉回流受阻,可引发肾间质水肿和血管破裂,导致血尿。长期梗阻还可能继发肾积水,进一步损伤肾功能。
若出现血尿伴剧烈疼痛或发热,需立即就医,通过尿常规、超声或CT检查明确结石位置及并发症,及时采取排石、抗感染或手术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