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疝气手术后需要注意的事项包括伤口护理、饮食调整、疼痛管理、休息与活动、注意排尿情况、定期复诊等。
1.伤口护理
术后要保持伤口敷料清洁干燥,避免沾水或被尿液、汗液浸湿,以防感染。如果敷料出现渗血、渗液或松动,需及时请医生更换。同时,要避免用手触摸或抓挠伤口,拆线前尽量不要洗澡,可采用擦浴的方式清洁身体。观察伤口周围有无红肿、疼痛加剧、发热等感染迹象,一旦出现需立即就医。
2.饮食调整
术后初期建议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鸡蛋羹等,避免食用辛辣、油腻、生冷及易产气的食物,以防引起腹胀,增加腹压,影响伤口愈合。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增加富含蛋白质和维生素的食物,促进伤口组织修复。同时,要注意饮食规律,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
3.疼痛管理
术后伤口出现轻微疼痛是正常现象,一般会随着时间逐渐减轻。如果疼痛较轻,可通过听音乐、聊天等方式转移注意力来缓解;如果疼痛明显影响休息和活动,可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止痛药,如布洛芬等。
4.休息与活动
术后初期应保证充足的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和重体力劳动,以防腹压突然增加导致疝气复发。术后1-2周内可适当下床散步,但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疲劳为宜。随着身体恢复,可逐渐增加活动量,但要避免弯腰、下蹲、用力排便等增加腹压的动作,一般术后3个月内不宜进行剧烈运动或从事重体力劳动。
5.注意排尿情况
术后要留意排尿是否顺畅,尤其是采用腰麻或硬膜外麻醉的患者,可能会出现短暂的排尿困难。如果术后6-8小时仍无法排尿,或出现排尿时疼痛、尿流变细等情况,需及时告知医生,必要时进行导尿处理。同时,要避免憋尿,以防膀胱过度充盈增加腹压。
6.定期复诊
按照医生的嘱咐定期到医院复诊,一般术后1-2周需首次复诊,医生会检查伤口愈合情况、评估恢复状态,并根据具体情况给出后续护理建议。如果术后出现伤口红肿热痛、异常分泌物、剧烈腹痛、腹胀、疝气部位再次隆起等情况,需立即就医,不可延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