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溃疡本身通常不具传染性,但引发它的幽门螺杆菌具传染性,其可通过口-口、粪-口传播,儿童、老年人、有胃溃疡病史人群感染后各有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如儿童要培养卫生习惯,老年人要配合治疗与注意饮食,有胃溃疡病史人群要重视检测治疗与规律饮食等。
一、幽门螺杆菌与胃溃疡的关系
幽门螺杆菌是一种主要定植在胃黏膜组织中的细菌。大量研究表明,幽门螺杆菌感染是引发胃溃疡的重要因素之一。幽门螺杆菌可以通过多种机制损伤胃黏膜屏障,例如其产生的尿素酶分解尿素产生氨,中和胃酸,破坏局部酸碱平衡;其分泌的毒素和酶会直接损伤胃黏膜上皮细胞等,使得胃黏膜容易被胃酸和胃蛋白酶侵蚀,从而形成溃疡。
二、幽门螺杆菌的传播途径
1.口-口传播:比如共用餐具、水杯等,在聚餐过程中,感染者口腔中的幽门螺杆菌可能会通过唾液污染餐具,健康人使用被污染的餐具后可能被感染。
2.粪-口传播:幽门螺杆菌可随粪便排出体外,如果粪便污染了水源或食物,健康人接触后也可能被感染。
三、不同人群的相关情况及注意事项
儿童:儿童感染幽门螺杆菌后也可能引发胃溃疡等疾病。由于儿童免疫系统相对较弱,且在生活中可能存在共用餐具等情况,家长要注意培养儿童良好的卫生习惯,如教导儿童饭前便后洗手等,以降低感染幽门螺杆菌的风险。如果儿童出现反复腹痛等疑似胃溃疡的症状,应及时就医检查是否存在幽门螺杆菌感染。
老年人:老年人机体抵抗力下降,感染幽门螺杆菌后更易出现胃溃疡相关问题。老年人若患有胃溃疡且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在治疗和日常护理中需更加关注,要积极配合医生进行幽门螺杆菌的根除治疗等相关处理,同时在饮食上要注意选择易消化、对胃黏膜刺激小的食物,以促进胃部健康恢复。
有胃溃疡病史人群:本身患有胃溃疡的人群如果合并幽门螺杆菌感染,不仅胃溃疡容易复发,而且病情可能加重。这类人群更要重视幽门螺杆菌的检测和治疗,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规律饮食,避免食用辛辣、刺激性食物等,以减少对胃黏膜的刺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