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骨坏死前期会出现疼痛(部位在踝关节周围,早期间歇性,随病情进展变持续)、活动受限(踝关节屈伸等活动范围减小)、肿胀(踝关节周围轻度肿胀,皮肤温度稍高,有踝关节外伤史者需警惕),且症状易被忽视或误诊,有相关症状及高危因素时应及时就医检查。
疼痛
部位:主要集中在踝关节周围,尤其是距骨对应的区域。疼痛性质多为隐痛、酸痛,在活动后往往会加重。例如长时间行走、站立或剧烈运动后,疼痛会明显感觉比休息时更严重。对于不同年龄、性别的人群,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儿童可能因为表述不清而表现为行走时的异常步态,比如跛行;女性在穿高跟鞋等特殊鞋型时,可能会因为踝关节受力变化而使距骨区域疼痛更明显;有长期高强度运动史的人群,如运动员,在运动相关活动后疼痛更易出现。
特点:早期疼痛可能是间歇性的,休息后有一定程度的缓解,但随着病情进展,疼痛会逐渐变为持续性。
活动受限
关节活动:踝关节的屈伸、内翻、外翻等活动范围会逐渐减小。比如在尝试背屈或跖屈踝关节时,感觉活动不如正常时灵活。对于有长期劳作或运动习惯的人,早期可能会发现完成一些日常的动作,如上下楼梯、蹲下起身等变得有些吃力。年龄较大的人群可能会因为活动受限而影响日常的行走、穿衣等基本生活活动;儿童则可能影响其正常的跑动、跳跃等运动能力。
肿胀
程度:踝关节周围可能会出现轻度的肿胀,用手触摸时能感觉到局部组织有轻微的隆起,皮肤温度可能会稍有升高。肿胀的程度在不同个体间有所不同,一些人可能只是肉眼可见轻微的肿胀,而另一些人肿胀相对明显。在病史方面,如果有踝关节曾受伤的情况,如扭伤等,出现肿胀时更要警惕距骨坏死的可能,因为既往的踝关节损伤可能是距骨坏死的诱发因素之一。
距骨坏死前期的症状可能并不具有特异性,容易被忽视或误诊为其他踝关节疾病,所以如果出现上述相关症状,尤其是有踝关节外伤史等高危因素时,应及时就医进行进一步的检查,如X线、CT、磁共振成像(MRI)等,以便早期发现距骨坏死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