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骺炎可通过休息与制动、物理治疗、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康复锻炼及病因预防来应对,儿童和成年人群体在各方面有不同注意事项,如儿童要合理运动、保证营养,成年人运动要做好热身防护等。
成年群体:成年人若因运动损伤等导致骨骺炎,同样要保证充足休息,制动患部,避免损伤进一步加重,例如跟骨骨骺炎患者应减少行走、站立时间,让足跟部位得到休息。
物理治疗
冷敷与热敷:在急性期(一般指发病72小时内)可进行冷敷,用冰袋或冷毛巾敷于患处,每次15-20分钟,每天3-4次,通过冷敷可以减轻局部肿胀和疼痛。72小时后可改为热敷,用温毛巾或热水袋敷,温度不宜过高,避免烫伤,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帮助炎症吸收。
理疗方法:可采用超短波理疗,通过电磁波作用于骨骺炎部位,改善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组织修复,减轻炎症反应。不同年龄人群均可适用,但儿童进行超短波理疗时要注意能量的控制,避免对生长板等造成不良影响。
药物辅助(非药物优先原则下)
非甾体抗炎药:虽然药物使用需谨慎,但在必要时可考虑使用非甾体抗炎药来缓解疼痛和炎症,不过儿童一般避免使用,成年人可在医生指导下短时间使用,如布洛芬等,不过优先还是以物理治疗等非药物方式为主。
康复锻炼
适度的康复锻炼:在疼痛缓解后,可在医生或康复治疗师的指导下进行适度的康复锻炼,增强肌肉力量,维持关节活动度。例如骨骺炎涉及膝关节周围时,可进行股四头肌的等长收缩锻炼,即患者仰卧位,伸直下肢,用力收缩股四头肌,保持5-10秒,然后放松,重复10-15次为一组,每天进行3-4组。儿童进行康复锻炼时要注意强度和方式,避免过度锻炼加重骨骺负担。
病因预防
儿童:儿童要注意合理运动,避免长时间、高强度的单一运动,保证营养均衡,尤其是保证钙、维生素D等的摄入,促进骨骺正常发育,降低骨骺炎发生风险。
成年人:成年人运动时要做好热身和防护,选择合适的运动场地和装备,避免运动损伤导致骨骺炎,同时定期体检,关注骨骼健康状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