诊断肱骨骨折需进行病史采集与体格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病史采集要询问受伤机制、时间、症状等;体格检查观察畸形、压痛、叩击痛及活动情况;影像学检查中X线可明确部位、类型及移位情况,儿童需注意骨骺;CT用于复杂骨折及怀疑合并神经血管损伤时;MRI用于检查周围软组织损伤,各检查相互补充以全面准确诊断肱骨骨折。
体格检查:观察患肢有无畸形,肱骨骨折时常见的畸形有缩短畸形、成角畸形等;检查有无压痛、叩击痛,骨折部位会有明显的压痛,当叩击远端肢体时,骨折处会出现疼痛;还要检查患肢的活动情况,骨折后患肢的活动会受限。
影像学检查
X线检查:
意义:X线是诊断肱骨骨折最常用的影像学检查方法,可以明确骨折的部位、类型(如横形骨折、斜形骨折、粉碎性骨折等)以及骨折端的移位情况。例如通过X线片可以清晰看到肱骨上段、中段或下段的骨折线走向和骨折端的移位方向。
不同年龄段特点:儿童肱骨骨折在X线检查时,需要注意骨骺的情况,因为儿童骨骺尚未完全闭合,有时骨折可能通过骨骺线,容易漏诊,需要结合临床症状综合判断。
CT检查:
意义:对于一些复杂的肱骨骨折,如粉碎性骨折,X线可能无法清晰显示骨折端的细微结构,CT检查可以提供更详细的三维重建图像,有助于准确判断骨折的粉碎程度、骨折块的移位情况等,为手术方案的制定提供更精确的依据。
适用情况:当怀疑肱骨骨折合并有神经血管损伤,或者骨折形态复杂时,通常会进行CT检查。例如肱骨近端粉碎性骨折,通过CT可以更好地评估骨折块与肩关节周围结构的关系。
MRI检查:
意义:MRI主要用于检查肱骨骨折周围软组织的损伤情况,如肌肉、肌腱、神经、血管等的损伤。例如可以发现骨折周围是否有肌肉撕裂、神经受压等情况。
特殊情况:在一些需要评估软组织损伤程度的肱骨骨折中会用到,如肱骨骨折合并臂丛神经损伤时,MRI有助于明确神经损伤的部位和程度。
通过以上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和影像学检查等综合手段来诊断肱骨骨折,不同的检查方法相互补充,以全面准确地明确肱骨骨折的相关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