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质增生可先尝试非药物治疗,如适当有氧运动、避免不良姿势等;药物治疗分非甾体抗炎药(老年人用需关注反应,儿童一般不建议用)和软骨保护剂(氨基葡萄糖孕妇哺乳期需谨慎);老年人用药物治需谨慎监测肝肾功能,儿童少见骨质增生,特殊情况需医生评估,孕妇哺乳期用药需谨慎咨询医生。
一、非药物治疗相关
骨质增生早期可先尝试非药物治疗,这对多数人有效。比如适当进行有氧运动,像游泳、散步等,能增强关节周围肌肉力量,更好地稳定关节,减轻关节负担,延缓骨质增生进展,不同年龄人群可根据自身身体状况选择合适的运动方式和强度,年轻人相对可选择强度稍大些的运动,老年人则要以温和运动为主。另外,注意避免长时间站立、行走或不良姿势,这对关节的压力较大,会加重骨质增生相关不适。
二、药物治疗分类及相关药物
(一)非甾体抗炎药
可缓解骨质增生引起的疼痛和炎症,这类药物通过抑制环氧化酶(COX)的活性,减少前列腺素合成,从而发挥抗炎、镇痛作用。但不同年龄人群使用需注意,老年人肝肾功能相对较弱,使用时要密切关注身体反应,儿童一般不建议使用此类药物来缓解骨质增生相关疼痛,因为儿童身体代谢等与成人不同,药物不良反应可能更明显。常见药物如布洛芬等。
(二)软骨保护剂
此类药物可以营养软骨,延缓软骨退变,对骨质增生有一定的辅助治疗作用。比如氨基葡萄糖,它是构成软骨基质中聚氨基葡萄糖和蛋白多糖的最重要的单糖,补充氨基葡萄糖有助于软骨的合成。不同年龄人群均可使用,但孕妇及哺乳期女性使用时需谨慎,应在医生评估后决定是否使用。
三、特殊人群注意事项
对于老年人,由于其肝肾功能减退,在使用药物治疗骨质增生时,要更谨慎选择药物,且需定期监测肝肾功能等指标。儿童发生骨质增生相对较少见,若有特殊情况,必须在医生严格评估下,权衡利弊后谨慎处理,一般优先考虑非药物治疗手段。孕妇和哺乳期女性出现骨质增生相关问题时,用药需非常谨慎,应咨询医生,因为很多药物可能通过胎盘或乳汁影响胎儿或婴儿,要在确保对母婴安全的前提下选择合适的处理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