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囊肿可引起疼痛(部分患者隐痛钝痛,活动后加重,儿童青少年多见,性别无明显差异)、局部肿胀(囊肿在骨表面时逐渐出现,儿童青少年多见,性别差异不显著)、病理性骨折(骨皮质变薄致强度降低易骨折,儿童青少年相对更易发生,性别差异不突出)、肢体功能障碍(发生在负重骨时出现,儿童青少年因生长发育等受影响更明显,性别差异不大)。
发生情况:部分骨囊肿患者会出现疼痛症状,多为隐痛或钝痛,疼痛程度一般较轻,在活动后可能会有所加重。例如,儿童患有长骨骨囊肿时,可能在日常玩耍、活动后感到局部疼痛,但休息后可缓解,这是因为活动时囊肿部位受到应力影响,刺激周围组织引起疼痛。
与年龄性别关系:在儿童和青少年中较为常见,性别差异方面无明显倾向性,男女性发病概率相近。
局部肿胀
发生情况:囊肿部位如果发生在骨的表面,可能会逐渐出现局部肿胀。比如发生在肱骨近端的骨囊肿,随着囊肿的生长,局部会有膨隆感,触之有饱满感,但皮肤表面一般无红肿热等炎症表现。这是由于囊肿使骨皮质膨胀,导致局部外观改变。
与年龄性别关系:各年龄段均可发生,但以儿童和青少年多见,性别差异不显著。
病理性骨折
发生情况:骨囊肿导致骨皮质变薄,强度降低,容易发生病理性骨折。即使受到轻微外力,如儿童日常的轻微碰撞等,也可能引发骨折。骨折发生时,局部会出现明显的疼痛、肿胀、畸形以及活动受限等表现。例如,股骨颈部位的骨囊肿患者,可能在走路时不慎扭伤就发生骨折,表现为髋部疼痛、不能站立行走等。
与年龄性别关系:儿童和青少年相对更易发生,因为他们的骨骼处于生长发育阶段,骨皮质较薄,且活动相对较多,性别差异不突出。
肢体功能障碍
发生情况:如果骨囊肿发生在负重骨,如股骨、胫骨等部位,骨折后或囊肿较大影响骨的正常结构时,会导致肢体功能障碍。患者可能出现行走困难、不能正常屈伸关节等情况。比如胫骨骨囊肿合并骨折后,患者无法正常负重行走,膝关节屈伸也会受到明显限制。
与年龄性别关系:儿童和青少年因骨骼生长发育及活动量较大,受影响后肢体功能障碍表现更明显,性别差异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