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染性胃肠炎由各种病原体感染引起,症状因病原体等因素不同而异,消化系统症状有腹泻、呕吐、腹痛,全身症状有发热、乏力、脱水表现,不同年龄段人群症状有差异,有基础疾病人群需更谨慎对待。
消化系统症状
腹泻:是最主要的症状之一,粪便性状多样,可为稀水样便、黏液便、脓血便等。例如由轮状病毒引起的感染性胃肠炎,婴幼儿多表现为蛋花汤样便。腹泻的频率也各不相同,轻者可能每日数次,重者可多达十余次甚至数十次。
呕吐:部分患者会出现呕吐症状,呕吐物多为胃内容物,严重时可呈喷射性呕吐。儿童由于胃肠功能相对较弱,发生呕吐的概率可能相对较高。
腹痛:多数患者有腹痛表现,疼痛程度不一,可为隐痛、胀痛或绞痛等。疼痛部位多以脐周为主,这是因为胃肠道主要集中在腹部中下部区域。
全身症状
发热:部分感染性胃肠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症状,体温可因感染病原体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一般在37.5℃-39℃左右,严重者体温可更高。例如细菌感染引起的感染性胃肠炎,发热相对较为常见且体温可能更高一些。
乏力:由于胃肠道炎症导致身体处于应激状态,能量消耗增加,患者常感到全身乏力,活动耐力下降。尤其是儿童感染后,可能表现为精神萎靡、不爱玩耍等。
脱水表现:严重腹泻和呕吐可导致机体丢失大量水分和电解质,从而引起脱水。轻度脱水时可能表现为口渴、尿量减少;中度脱水可出现皮肤弹性减退、眼窝凹陷、烦躁不安等;重度脱水则可能出现循环衰竭,如面色苍白、四肢厥冷、脉搏细速等,这种情况在儿童身上更为危险,因为儿童的体液调节能力相对较弱,更容易发生脱水及电解质紊乱。
不同年龄段人群感染性胃肠炎的症状可能有所不同,儿童感染后往往消化道症状和全身症状可能更明显,且由于儿童表达能力有限,家长需密切观察其精神状态、尿量等情况;而成年人感染后,症状相对可能没有儿童那么极端,但也需要重视,若出现严重腹泻、呕吐等情况应及时就医。对于有基础疾病的人群,如老年人或患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的患者,感染性胃肠炎可能会加重基础疾病的病情,需更加谨慎对待,及时采取适当的治疗措施以防止出现更严重的并发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