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糖不耐受是因乳糖酶分泌不足致母乳或牛乳中乳糖不能完全消化分解引发非感染性腹泻,主要有胃肠道症状如腹泻(黄色稀便含泡沫奶瓣)、腹胀(肠道积气)、腹痛(腹部隐痛或绞痛),还有全身症状如营养不良(影响生长发育)、烦躁不安,不同年龄人群症状表现有差异,婴幼儿还可能有皮肤问题,成年人症状轻但影响生活,长期高乳糖饮食及有病史人群更易出现相关症状。
胃肠道症状:
腹泻:是乳糖不耐受最常见的症状,多为黄色稀便,每日数次至十余次不等,粪便中常含有泡沫和奶瓣。这是因为未被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肠道细菌发酵,产生气体和酸性物质,刺激肠道蠕动加快,导致腹泻。例如,有研究表明,乳糖不耐受人群摄入含乳糖食物后,肠道内渗透压升高,水分吸收减少,从而引发腹泻。
腹胀:未消化的乳糖在肠道内被细菌分解发酵产生气体,积聚在肠道内引起腹胀。婴儿可能表现为频繁哭闹、不安,大一些的儿童可能会自觉腹部胀满不适。
腹痛:部分乳糖不耐受人群会出现腹痛症状,多为腹部隐痛或绞痛,疼痛部位不固定。这是由于肠道蠕动异常和气体积聚等因素刺激肠道神经末梢引起。
全身症状:
营养不良:长期乳糖不耐受导致营养物质吸收不良,尤其是钙、磷、维生素D等的吸收受影响,可能会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表现为身高增长缓慢、体重不增等。对于婴幼儿来说,若长期乳糖不耐受,会影响其正常的生长曲线。例如,一项针对乳糖不耐受儿童的研究发现,与正常儿童相比,乳糖不耐受儿童在身高和体重增长方面明显落后。
烦躁不安:因为身体不适,婴儿可能会出现烦躁不安、睡眠不佳等情况,由于无法用语言表达身体的难受,只能通过哭闹等方式来体现。
不同年龄人群乳糖不耐受的症状表现可能有所差异。婴幼儿乳糖不耐受时,除上述胃肠道和全身症状外,还可能因腹泻导致臀部皮肤发红、破损等皮肤问题。对于成年人,乳糖不耐受的症状可能相对较轻,但也会对生活质量产生一定影响,比如因腹泻、腹痛等影响工作和日常活动。在生活方式方面,长期高乳糖饮食的人群更容易出现乳糖不耐受相关症状。有乳糖不耐受病史的人群,再次摄入含乳糖食物时,症状往往会更明显。



